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季节。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开化县中医院开展膏方进补活动已十余年,11月7日,开化县中医院一年一度的膏方门诊再次启动。哪些人群适合膏方调补?服用膏方有何禁忌?请往下看。
膏方有何功效?
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
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
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县中医院冬令滋补膏方门诊将于11月7日起全面开诊,地点设在医院门诊楼各科诊室,届时还将邀请省市名中医来院坐诊为您辩体定制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药方经药房配料审对后,便进入膏方制备工序。一是浸泡,一般不少于5个小时;二是煎煮提取,第一次煎用时1.5小时,第二次用时1小时,提取2次所得的滤液混合过滤,经过12小时的沉淀,再次过滤后除去浮起的泡沫;三是浓缩,无论药液有多少,都要浓缩到1至2公斤;四是收膏,将辅料、胶类打成细粉加入浓缩液,再加入黄酒等,搅拌、小火煎,并除去泡沫,直至形成稠膏状;五是晾膏,将膏方倒入容器中,敞口晾24小时后,制作即全部完成。
膏方服用应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与病情的需要,做到“一人一方”,一份膏药全家人一起吃的做法并不可取。一定要请中医专家对个人的体质进行辨识,分清阴阳寒热虚实的偏盛或者偏衰,有针对性地开出调补膏方,经过3至4个月的膏方调补,促进人体机能的平衡。
膏方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的治疗和防病功能。对于慢性胃炎患者,一般服膏方前都要先以健脾和胃、消导化湿的“开路方”药物进行调理,使脾胃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便于膏方的吸收。但脾胃湿热型患者、肥胖痰湿体质人群不适合膏方调治。
忌食萝卜、浓茶。若遇感冒,暂停服用,待愈后续服。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
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有些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临床常见舌苔厚腻、没有食欲,同时感觉胸胁痞闷等,此时服用膏方,不但影响到对膏方的消化吸收,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在此类人群正式服用膏方前,医生一般会因人而异开出一些能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其脾胃功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些中药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开路药”。
“开路药”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试探性的调补,通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能为医生开好最后调补对路的膏方作好准备。
对于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不强调必须服用“开路药”,可以直接服用膏方,做到及时进补。
“开路药”一般以医生根据症状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除汤剂外,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藿香正气片、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片、健脾丸等作为“开路药”。
膏制成后,如果短期内服用,用瓷瓶盛贮。先将瓷瓶洗净,用小火烘干,然后装入膏液,待冷却后再加瓶盖。如是久存的话,要注意密封。
膏易受潮,不耐高温,在室温30℃以上,或湿度过高时,会变软、粘结,甚至融化。温度过高会使膏滋变质,光照射会影响膏的疗效。贮藏时,应选择干燥、避光、室气流通的地方,注意降温防潮。
烊化服用时,取膏放杯中,冲入开水,搅匀使之溶化,趁热一次服下。含化,古代叫做噙化,即取膏含在口中,使溶化后咽下。为防汤匙沾水,在膏方罐中放一个固定的干燥汤匙,用来挖膏,以免膏滋变质。
感冒属于病邪侵入,此时的治疗应当先祛邪,膏方暂停服用。急性病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痢疾等,在病情没有缓解前不宜服用。伤食后,出现胃中饱满,呕恶酸腐,此时当消除积滞,不宜服用膏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图片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