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岁高位骨折老人如何演绎康复奇迹?

来源: 宝安人民医院/baqrmyy

104岁!

哇!


谁能想到,

这位百岁老人

最近体验了一把高科技的感觉。


 


几个月前,104岁的叶女士因骨质疏松发生胸椎骨折,只能睡卧在床,一翻身或则稍微动一动就痛呼哀嚎。


后来,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一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汪光晔团队,为老人做了一个高难度的手术,运用术中O-ARM实时CT可视3D精准导航,安全、快速、微创地进行了精准穿刺和椎体成形骨水泥填充。

术后,老人恢复得不错,如今已经可以起床行走,不再疼痛。笑容又重新回到老人家的脸上啦。


如何透过直径仅2毫米的极细小椎弓根精准完成高龄患者和高难度四级手术?


宝医(集团)一院脊柱外科主任、国家级医学重点专科原学科带头人汪光晔博士介绍说,脊柱外科有几件“利器”,让高难度的颈、腰椎手术迈向更精准、安全、微创治疗的新时代。


叶女士本来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此次骨折部位为胸5椎体,属于高位胸椎且直径仅2毫米的椎弓根。


要是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在x光机下进行骨水泥填充,几乎不可能,而且,风险很高!为此,多家医院都建议止痛和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


但选择保守治疗可能会带来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风险,还可能导致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


老人到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就医后,汪光晔团队运用术中O-ARM实时CT可视3D精准导航,安全、快速、微创实施了手术。


之前,他们还为类似的高龄骨折患者顺利实施了手术,年龄最大的是一名近90岁的老人,由于高位胸3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压缩严重,通过计算机导航技术下创伤极小的O-ARM术中实时3DCT导航治疗,将手术视野从二维拓展到三维,不受复杂解剖影响,手术切口仅4毫米、手术时间仅 20分钟即精准、微创、安全完成椎体成形术。

近年来,高新科技成果的应用使得脊柱外科的“微创”技术向数字化、精准化、显微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标准术式。


宝医(集团)一院在深圳第一家引进了国内为数不多的O型臂术中3D导航系统等尖端设备。

O-ARM实景图


通过显微镜结合术中O-ARM实时CT和可视3D精准导航、三维评估,使得各类高难度、疑难的脊柱脊髓疾患手术时间短,一次性完成,且精准、微创、安全、有效。


比如,手术灯光线难以照清且肉眼下组织结构难以清晰分辨的狭小颈前路椎间隙,在脊柱外科专业手术显微镜下,视野变得非常明亮和清晰,当颈前路手术深入达后纵韧带深面时,硬脊膜下极细小的血管搏动和韧带分层一目了然。


显微镜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同时,切口更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仅2毫升。


汪光晔博士应邀将相关成果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举办的“高新科技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办的“中国西部脊柱高峰论坛”,“深圳数字化骨科脊柱论坛”,广东省第十届脊柱外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重要会议上作学术交流,引发业内强烈反响。


余阿姨患“颈肩痛”10年,近期出现手脚麻木、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等病情加剧症状,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经综合颈椎磁共振等影像资料和查体表现,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一院脊柱外科确诊其为“脊髓型颈椎病”,建议手术治疗。


经充分术前准备,在德国蔡司脊柱手术显微镜的辅助下,汪光晔团队顺利为余阿姨完成了微创“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手术”。术后,余阿姨的颈肩痛明显减轻,四肢有明显放松感,次日在颈托保护下可自行下地行走且步态平稳。

医生在距离病人0.5米之外,通过5毫米的椎间隙在16毫米纵深的人体解剖结构中实施手术,裸眼状态下是非常困难的。


而外科显微镜具有10倍到12倍的放大率,能提供良好的术野照明和立体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地观察和分辨深部解剖结构,直视下对椎管内重要结构进行操作,对受压的脊髓及神经根做到最彻底的减压,更好地减少组织创伤与出血。


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一院脊柱外科是国内率先将德国蔡司800脊柱外科专用手术显微镜应用于颈椎、腰椎复杂高难手术治疗的团队,也是目前深圳唯一常规使用脊柱手术显微镜辅助完成颈椎手术的团队。


目前,该科每月颈椎手术量达20余例,且均取得安全、理想的疗效,在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降低治疗花费、减轻患者痛苦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在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一院脊柱外科,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颈椎疾患的患者前来就诊。


由于颈椎椎间隙狭小且周围重要组织结构众多,通过传统枪钳咬除颈椎后缘增生的骨刺及骨化的后纵韧带,往往术中减压不彻底且出血多,导致术后疗效较差,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颈椎前路手术让很多脊柱外科医生望而却步。


汪光晔博士对相关术式进行了改良。在颈椎前路手术中,联合使用高速磨钻及超声骨刀,加上电刀止血技术,能轻松磨除颈椎后缘增生的骨刺及骨化的后纵韧带,达到了最彻底的减压和减少术中出血,也使得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从过去的3%降低到0.01%。

随着颈椎病的发病率增加,颈椎单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作为经典的传统术式,患者术后一般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颈椎后缘骨刺增生严重,骨化的后纵韧带巨大,通过传统枪钳咬除技术往往难以达到彻底的减压,且在处理与软组织粘连的骨组织时容易造成硬膜、脊髓的损伤。


而超声骨刀作为一项创新技术,具有许多传统手术器械所不能比拟的精确、安全性高、只切骨头不易损伤周围组织等特点和优势,让医生在操作时更为得心应手。


特别在复杂的脊柱翻修手术中,由于原有脊柱解剖结构丢失、瘢痕组织粘连严重,导致术中置钉困难、组织结构区分不清、神经根松解困难。


通过O-ARM实时CT可视3D精准导航、蔡司脊柱手术显微镜、改良高速磨钻及超声骨刀等高科技手段的联合应用,可以不受原有疤痕及解剖缺损的影响,似乎给医生戴上了一个可以透视的眼镜,从而轻松完成精准置钉、彻底的神经根松解,让患者获得更良好的疗效。

 

小编都这么努力了,不点个赞鼓励一下?

在右下角哦!


部分动图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供稿:秦兴梅 胡莉 吴晓文

编辑:胡莉

制作: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