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销售乙类OTC本是平常事

来源: 医药创业者模式/yycyz2013

日前,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OTC)”。该消息引发市场纷纷解读,一些药店对药品零售蛋糕是否会被切分产生忧虑。


对此,益丰大药房董秘王付国发文称,政府支持便利店发展意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连锁便利店允许销售乙类OTC,本是“平常事”,这种做法在上海、成都、莆田、广州等地早有试行。


乙类OTC安全性高


便利店销售乙类OTC的做法并非首次出现。


早在1999年,国家药监部门发布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中,就对乙类OTC的销售企业有所规定。该管理办法指出,根据药品的安全性,OTC分为甲、乙两类。经营处方药、OTC的批发企业和经营处方药、甲类OTC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商业企业,可以零售乙类OTC。


可见,便利店等其它商业企业经有关部门授权后,可以销售乙类OTC。


随后,多地进行尝试。2012年,成都红旗连锁旗下32家24小时便利店正式上架销售6大品类40多种乙类OTC药品;2016年,福建省莆田市近40家易太连锁便利店的门店设置了便民药柜……


生活中常用的乙类OTC有清凉油、板蓝根泡腾片、药品复合维生素片等。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药品流通监管专业委员会委员谭刚认为,与处方药和甲类OTC相比,乙类OTC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探索将此类药品放开至普通连锁便利店进行销售,在方便公众获取的同时,也能做到风险相对可控。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中也提出,OTC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为了更好地保障用药安全,北京市还在规定中明确了便利店销售乙类OTC的前提:一是“连锁便利店”;二是需要“按有关标准申请”。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的便利店售卖过清凉油。”上海市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便利店多会选择乙类OTC中的维生素类和防暑类药品销售。


对药店影响有限


业内有观点认为,倘若北京允许便利店销售乙类OTC的做法取得成功,很可能会在其他省市推广,这将给全国药品零售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对于全国45万家零售药店,特别是对药事服务能力较弱的药店来说,将是巨大挑战。”


但相当一部分专业人士表示,便利店来袭,对药店形成的冲击没有那么大。


谭刚表示:“从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看,主营处方药和甲类OTC的药店依然是药品零售业的主力军;只有乙类OTC经营类别的药店,更多地依靠保健食品等非药品盈利,这类药店占比较小。”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解奕炯认为,便利店并不能够与连锁药店站在同一规模层次竞争。不过,相对于实力雄厚的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可能会面临一定挑战。


“便利店可经营的药品种类少,老百姓还是更喜欢去药店购药。夏天应急时在便利店买一瓶清凉油,在购物时顺便买一瓶维生素E,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在上海市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也对市场监管者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要更新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还要防止便利店超范围经营。


王付国在文中指出,便利店的售药业务在药品种类、专业服务、联合用药、价格、医保支付等方面,很难与药店形成实质性竞争。影响患者购药选择的主要有“便利、专业、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支付方便”等因素,零售药店行业仍将围绕这些因素发挥专业优势,迎来长期稳定发展。


提升药店服务能力


对于网络上的过度解读文章,很多零售药店人士留言表示担忧。


中国药科大学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认为,担忧折射出药店的不自信。事实上,药店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可能依靠乙类OTC,价格战也不是长久之计。药店还是需要不断提升药事服务能力,以专业服务吸引顾客。


通常,患者去药店主要购买的是甲类OTC,单纯的乙类OTC并非患者的首要选择,也无法满足顾客的实质需求。药店的专业药师会带给患者“安全感”和“可信度”。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如果有药师在患者购药时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会让患者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药店具有的专业渠道优势,也使其成为消费者有购药需求时的第一选择。


但当前执业药师数量不足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单体药店,店员知识结构有缺陷,药师配备和使用都不到位。


“此次北京市允许连锁便利店经营乙类OTC,释放了一个信号——今后药品零售将更趋于社区化和便民化。未来药店的竞争,不仅体现在药品经营实力方面,更多体现在药事服务能力方面,良好的药事服务能力将更好地增加患者黏性。”解奕炯说。


据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分析,在医院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药店在处方药经营方面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药店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售卖药品的店面,而应该更好地发挥专业性,变“坐商”为“行商”,参与到社区居民的慢病管理、健康指导等方面,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管家”。


转自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