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亲历者
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
杨忠凤,今年56岁,是威海路步行街社区书记,作为一位经历了国有企业医疗、社会医疗和社区医疗的40年老干部,她切身体会到了国家在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的实况。
“1980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了丝织厂。那个时候每个厂里都有自己的医院,小病小灾、感冒吃药、拍片打针都在厂里就看了,没有医疗花费。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对外开放,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大,1998年厂里的医生也都划并到医院,我们经历了一个大的医疗体制改革。”杨忠凤说,那个时候有了医疗保险,也不再由厂里负担医疗费用,自费项目越来越多,看病就医都去大医院,而且交通不便利,可选择性小。
杨忠凤家住在台东,她到台东医院看病要早上7点去排队挂号,“火爆”的排队让黄牛党应运而生。“看病无法选择医生,挂上号都是由护士分配就诊室,我生孩子住院,吃饭只能是家里人来送饭,那段经历还挺痛苦的。”杨忠凤说。
“进入21世纪,国家采集民意,为了让人们都能看上病看好病,出现了许多私人医疗诊所,起初我们对私人诊所接受度并不高,觉得资质不好,会不会耽误了病情。但是,国家出台的医保统筹打消了我们的顾虑,”杨忠凤说,社区医疗看病费用低,加上家庭医生签约,享受了很多优惠政策,她感觉自己又有了“专属单位”,再也不用担心小病小灾、打针吃药。“我们社区就有8个医疗结构,有的甚至门挨着门。”杨忠凤说现在看病拿药简直太方便了。
“现在台东医院旧址还坐落在历城路6号,”杨忠凤说,作为海慈医院前身,台东医院旧址是市北区目前唯一一座未拆的老医院了。
“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会从百姓的心声出发,从百姓的需求出发,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增加医疗补贴,让每一位老百姓都看得起病。”杨忠凤兴奋地说。
来源:《半岛都市报》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我们将与您分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进展与成果,将新闻热点、综合查询、保健防病的科学知识送到您的身边。希望大家能从中汲取健康知识,创造属于自己的阳光生活。
市北卫生计生微平台
微信号 : sbwsjs
新浪微博:@市北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