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熙,是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医生。
为了响应党和国家脱贫攻坚重大决策,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我接受了医院给我的任务,成为了凉山州综合帮扶工作队的一员,到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布拖县,开展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和帮扶工作。
2018年6月29日,早上7点,工作队整装出发一路西行。经过8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西昌。
6月30日上午,布拖县卫计局的同志来西昌迎接我们,通过初步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当地医疗同行的热情,心里的忐忑也放下了许多。从西昌到布拖,4个多小时。路上有几处塌方,有一段路在修,还算平稳。来到布拖之后,根据当地医疗需求,按照省委组织部分好的名单,我被安排在布拖县补洛乡中心卫生院工作。
7月1日,我正准备出发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补洛乡中心卫生院的院长亲自来接我了,让我受宠若惊。
一路上,院长非常详尽地为我介绍了当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我安心。布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大凉山区,海拔三千米,与昭觉、普格、宁南、金阳等县接壤,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经济、教育、医疗行业相当落后。有人这么形容它,三个坝子四片坡,两条江河绕县过,九分高山一分沟,立体气候灾害多。雨季的布拖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季节,从布拖到补洛乡,这段山路是整个布拖县最烂的路,平均车速只有20码。一路行来,泥石流、山体滑脱,似乎都成了见惯不怪的事情。
7月3日,尽管当初来这里之前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可来这之后还是有诸多不适应,由于气候的原因,我出现了头晕,血压升高等不适,语言不通,交流困难,交通不便,饮食也不习惯。因为知道自己此行的意义和目的,我告诉自己必须要克服这些困难,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
7月7日,生活进入常态。在布拖县补洛乡,这里蓝天白云,太阳很暖。一个乡只有一条街,医院是这条街上最好的建筑。当地百姓席地而坐,靠在路边晒太阳,身心自在。
7月15日,这些天我非常积极的参与当地医疗工作,利用自身所学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但我的热情常常败给了语言不通造成的尴尬,幸好医院给我配了翻译,而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问身边的翻译:他说什么?不管在哪儿,笑容都是最好的沟通。感谢当地患者对我的信任,今天的手术很顺利。
7月21日,是每月进村讲防艾知识的日子。我提前做了很多功课,想要为当地彝族村民讲一堂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防艾教育。下班后,我和同事到泰机乃村讲课。但万万没想到,当地百姓缺乏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愿意来听我讲防艾。还好有经验的同事带了日常生活用品去发放,村民才愿意来听。
8月10日,今天我给当地医护人员培训讲解了心电图机的使用及常见心电图的阅读。同事大都会说四川话,而我也学会了很多常用的彝族语言,交流顺畅。我在这儿带的徒弟非常聪明,1个月不到的时间已经学会了创面换药等外科无菌操作还有常见的中毒、急诊急救等专业技能。
10月29日,到这3个月了,我也明白因为各种原因,当地老百姓对艾滋病认知不足,总是无所谓的态度。每遇到这样的患者,我都尽量去治疗去沟通去讲解。但今天接诊了一位患者后,我实在忍不住哭了。1岁多的HIV感染者,女孩眼睛透着光,就像这里的蓝天一样漂亮。由于父母不懂防艾,她从出生就感染了HIV。我不敢想象短则几个月,长则十年,她会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那时候,她是否还能绽放笑容,她的双眼是否还能倒映蓝天。
今天,我仿佛明白了我此行的使命。
重任在肩,未来3年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为百姓普及防艾健康知识,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往期健康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