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早防早治,始终不晚!

来源: 吴桥县人民医院/hbswqxrmyy

        

2018年11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年主题是:早防早治,始终不晚!意思就是说,治疗呼吸道疾病,任何时间都是恰当的!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人

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


但因为重视程度不足

近90%的患者未得到明确诊断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就被送进了医院抢救室

因此

慢阻肺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那么到底什么是慢阻肺

我们来看一段科普

听听专业医生的讲解吧

让我们一起

沉着冷静、科学合理的应对慢阻肺!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 由明显暴露的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

慢阻肺是气流的不可逆改变,且进行性加重。肺功能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既可早期发现慢阻肺,又可作为慢阻肺治疗后的评估手段。因慢阻肺发病隐匿,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所以专家呼吁“像测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

慢阻肺的病因及现状

吸烟,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的笼罩,粉尘等职业暴露,生物燃料的应用等因素使慢阻肺发生率不断上升,此病位列全球疾病死因第四位,已经成为全球广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高达一亿人,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年龄越高,慢阻肺患病率越高。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常见慢性病,构成我国重大疾病负担。


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区别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以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临床定义: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连续二年。除外其它疾病。而肺气肿是临床以气短为特征,是病理学诊断。

慢阻肺与慢支、肺气肿的关系:当慢支/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完全可逆时,就能诊断为慢阻肺。若患者只有咳嗽咳痰的症状而没有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少,临床上则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还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慢阻肺什么情况下就医?

有人认为,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不会在短时间内让自己陷入重病的状态,加上稳定期的症状不太明显,因此不必经常治疗。往往等到病情出现急性发作时,如咳嗽加剧、痰多、气喘、甚至发烧时才求医用药。这种态度是极度不可取的。据统计,病人每发生一次慢阻肺急性发作,就会导致肺功能衰竭10%左右。

患者一旦长期出现咳喘等症状,并且每年复发,一定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及早确诊慢阻肺,及时治疗是对慢性疾病最佳的治疗态度!


慢阻肺规范治疗很重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持续气流受限并进行性发展的特点,需要有计划综合性的长期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很多患者急于求成,用药或物理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症状并没有明显地缓解,就开始泄气,或者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和长期地规划治疗,往往造成疾病反复发作,加重病情。有的慢阻肺病人病急乱投医,到处寻找“治疗”慢阻肺的“偏方”。不仅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正规治疗,甚至因为所谓的“偏方”里含有副作用的药物使得身体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所以慢阻肺治疗是一个长期、规律的过程

一般慢阻肺患者在病情的急性发作期会按规律、按时用药,病情得到缓解后,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忘服或漏服药物,甚至有的干脆停止用药。长此以往,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浪费钱力物力,还会使肺功能下降,慢阻肺急性发作也越来越频繁,慢阻肺也就越来越难以控制。所以慢阻肺稳定期也要按时、按需服用或吸入药物治疗

如何在生活方式上延缓慢阻肺的发展

有些患者相信药物治疗是万能的,服用大量的药物治疗。但是慢阻肺病程长,即使在稳定期亦呈进行性发展,并且病情多变,应该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戒烟、药物治疗、祛痰、康复锻炼、营养支持、家庭氧疗和心理治疗等,并且需要结合病情及演变加以调整。很多患者常常以为自己体质较差,肺功能不好,活动后气短加重、疲劳不适,连上楼都要休息很多次,因此很少主动参加康复锻炼。研究表明,通过锻炼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改善心肺功能,预防或减轻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要尽可能地进行康复锻炼。如慢跑、游泳等锻炼对恢复肺功能有很大的好处!


    素材提供:呼吸内科王孟雷

    咨询电话:0317-7366825

    编       辑:窦若琳


 大 医 精 诚    厚 德 至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