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的洛阳实践之五】宜阳:一枝一叶总关情健康扶贫出实招

来源: 洛阳卫生计生/lyweishengjisheng



 

 “老年人会得的病俺老俩全都有,天天快愁死了。近小半年,俺俩门诊吃药花了2200元,政府补助了1870元,自己就花了300多元,俺们心里有底,不再怕看病难了。”秋收开始,宜阳县张坞镇平北村贫困户张红欣“无病一身轻”,在田里干劲十足地掰玉米。

 他今年57岁,平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长期慢性病,其妻刘桂花56岁,患有脑萎缩,每月俩人在享受新农合慢病报销政策的前提下,还得花费近600元,让他们本就困窘的家境雪上加霜。自从县里实施门诊统筹政策以来,门诊费用报销85%,这半年来,他们夫妻两人减轻了自家的看病负担。对于我们的采访,老人激动地说:“政策真是好,住院兜底报销,门诊也有保障,俺们看病不难了,就得好好干活。”

张红欣不是个例。宜阳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598户,贫困人口71805人,其中因病致贫6324户,21254人,分别占32.3%、29.6%;9种大病361人。

群众有需求,政府就有行动。宜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主要同志多次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健康扶贫工作政策,做到“上级规定动作不走样、本地政策多样有创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专项资金,为群众开辟绿色通道

说起住院医疗救助政策,香鹿山镇后庄村贫困户陈小坤深有感触,他总是说:“这政策真是好,党给了俺第二次命!”2017年,陈小坤因突发昏迷被送入县医院,诊断为右侧颈总动脉闭塞,需要立即手术。家徒四壁,钱从哪来?

     正发愁间,院方得知陈小坤是贫困户,一分钱没交就把他安排到了贫困人口爱心病房,开通了绿色就医通道,立即安排手术。陈小坤脱离生命危险安然返家,掰着指头一算账:住院花费64318.79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助20922.5元,大病医疗保险及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补助30468.56元,县政府健康扶贫专项资金补助12527.73元,自己就花了400元,补偿比达到99.38%,个人自付费仅占0.62%。陈小坤一家人都成了党的好政策的宣传员,总是跟亲朋好友夸起党的政策好,让老百姓敢看病、看得起病。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大阻碍。2016年,宜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宜阳县卫生脱贫实施方案》,决定设立健康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费用的减免,重点做好兜底补偿。参合贫困患者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者,自付费用全免;在县级医院住院者,只需负担新农合起付线部分;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10种重大疾病,在省市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住院费用自付部分全免;患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等29种大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出院时仅负担5000元以内自付费部分,其余自付费用由县卫生专项扶贫资金全部解决。

     同时,为解决县、乡两级卫生机构人才匮乏问题,使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县乡两级就诊,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会诊、手术的市县级专家,每例每人补助300元;对长期在县乡两级医院开展对口帮扶的省市级专家,每年补助5000元。

     据统计,仅今年1到8月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补助1.8万人次,补助费用1441.25万元,实际补偿比达到了97.3%;其中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提升了26个百分点,达到95.7%;乡镇卫生院个人自付费用为0,救助比例已达100%。县外就诊仅有240人次,占比1.3%,实现了分级诊疗。县级医师对口帮扶604人次,补助费用18.12万元,不仅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也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经济负担。

     门诊统筹,为慢病患者解除后顾之忧

     实行住院患者兜底扶贫政策后,宜阳县委县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开展专项调研,发现慢病贫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往往难以承担。针对这一现状,该县研究出台《宜阳县贫困人口门诊统筹补偿工作管理办法》,设立贫困人口门诊统筹专项资金,形成了宜阳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补助政策。即贫困人口在乡、村两级门诊就诊,家庭账户资金使用完后,再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门诊统筹补偿范围。门诊统筹不设起付线,补偿比例为85%,每人每年最高封顶补助1200元。

     像张红欣这样因患慢性病长期用药的贫困户,都通过门诊统筹补偿工作,得到了相应的补助,免除了后顾之忧,能放心、安心用药,不仅慢慢调理身体,也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据悉,自门诊统筹工作开展以来,截至8月底,全县已救助3.8万人次,救助资金115.60万元。

     针对大病、慢病贫困患者,该县深知,资金补助力量有限,必须通过加大医疗救助,实施医疗再保险,发挥多项政策叠加效应,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根据城乡困难群众补充医疗保险(救助)制度有关精神,该县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中国人保”公司宜阳支公司每人购买了一份商业保险,参保金为每人每年110元。参保资金为市、县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参保人员患病住院,在扣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规定的报销范围和限额限价内的费用后,剩余部分依据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分别按照乡级医院60%、县级医院以上(含县级)45%的比例理赔,一般疾病支付限额每人每年10000元、33种重大疾病支付限额每人每年20000元,起付线按照基本医疗标准执行。重大疾病门诊病种与洛阳市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门诊病种按照60%的比例进行理赔,起付线为零,支付限额每人每年6000元。

     目前,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再保险共计补偿2211人次,补偿资金50.44万元。

     “特殊待遇”,让贫困病患看了病暖了心

     爱心扶贫病房、绿色就医通道、“一站式服务”专用窗口……这些词语,宜阳县柳泉镇尹村村贫困户裴大群以前并不知道。近两年,他因患病先后住院12次,每次都住进贫困人口爱心病房,走的是绿色就医通道,疾病得到了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不仅如此,他多次住院总费用高达120727.59元,新农合补偿57571.99元,大病及大病补充保险补偿27453.3元,县健康扶贫专项资金补助35702.3元,实际补偿比为100%。

     裴大群回家养病时,总是跟亲人说:“不敢想不敢想,看病不咋花钱,医生护士还对咱一个普通老百姓尽心尽力,照顾得没得说”。让贫困户享受“特殊待遇”,是该县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准的创新举措之一。

     宜阳县在严格遵循国家和省市卫生计生部门、扶贫部门文件要求的基础上,从规范诊疗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能力着手,创造性地提出了“零理由零费用住院”政策,通过进一步简化门诊和出、入院服务流程,认真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的工作制度,坚决杜绝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实现精细化服务。

     同时,该县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研究制定了《宜阳县居民签约服务实施意见》和居民签约服务协议书,成立了4个签约服务县级服务团队,全县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户全部签订了健康服务协议,签约率达到了100%。2018年5月,为全县将近两万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了一个健康扶贫爱心保健箱。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提高了贫困人口健康素养。

     宜阳县级医院均设立了贫困户“一站式服务”服务专用窗口,所有贫困患者在一个服务窗口即可办理所有手续。主要科室均设有贫困人口专用的“爱心扶贫病房”。同时,各单位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充分调动临床一线广大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贫困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全面、优质、温馨的护理服务。

来源:河南日报



Hello!

长按二维码,

关注“洛阳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