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来源: 王店卫生/wd83251135

世界精神卫生日

10 October 2018

     今天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旨在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让儿童青少年掌握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家长、学校、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青少年心理咨询


01



青少年心理咨询是专门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

它结合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工作为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厌学逃学和学习障碍、协调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中高考心理减压、学生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辅导、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不良品行纠正与健全、性格塑造、青少年神经症治疗(儿童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儿童抑郁症性神经症、口吃、考试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网络成瘾、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等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

02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据一项调查统计,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20%,而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
   由于我国公众对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偏低,许多隐患不能及早发现治疗,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对待和解决,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以至悲剧发生。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与教育学工作者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高度重视。


03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主要有以下10条:

1、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04

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常见问题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四大类:厌学、网络成瘾、高考心理咨询和亲子关系


05


从科学角度来看,什么时候该去看心理医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作出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如同我们的身体很难一直保持健康,难免生些小病一样,心理难免也会“生些小病”。

而影响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外部社会环境。
比如,当我们因为考试失败被老师痛骂时,我们的情绪十分低落,自尊感降低,挫败感强烈。导致我们在近一段时期内心情糟糕;或是当身边的亲人离世,巨大的悲痛让我们无法自拔,导致我们在一段时间内萎靡不振,无法集中注意力。

身体上生了病,我们便自己调养或是寻找医生。同样地,心理上的病,我们也应当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对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反应,以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都不尽相同。

有的人在一段时间内便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调整到心理健康的状态。而有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回到心理健康状态。这个时候,便可去寻找心理医生了。

然而,许多人却将“看心理医生”和“精神病”等同,认为只要去看心理医生就是得了精神病,因而非常忌讳去进行心理治疗。这是大错特错。

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调适,不能合理疏导,久而久之,极有可能演变为精神疾病。早期去看心理医生,便是为了防止情况恶化,这与身体不适去找医生看病是一样的道理。


“看心理医生” ≠ “患有精神疾病”










沟通时持亲切、尊重的态度。

青少年期自尊感较强,

有了对社会和事物的个人理解能力,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