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临床儿科学》之儿科学基础知识

来源: 康尔寿医药/woyaojiankang2015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中医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即五脏六腑;娇嫩,即娇气、嫩弱之意;形,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充,即充实、完善之意。所谓脏腑娇嫩,形气末充,即小儿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都处在不断成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来看,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属不足,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故曰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及“肾常虚”。肺位在上,为五胱六腑之华盖,又为娇脏,清虚而娇嫩,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小儿肺脏尤娇,肺常不足,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感冒等。

小儿腠理疏松,肌肤薄嫩,卫外不固,感受外邪,从口鼻皮毛而人,首先犯肺。其他脏腑病变亦可累及于肺继之发病。肺脾为母子之脏,肺气有赖于脾气滋养方能充盛,脾胃健旺,肺卫方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因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于成人较多,故脾胃功能相对不足,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力弱,每因饮食变更引起运化功能异常而发生疾病。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小儿肾常表现为肾气未盛,肾精未充,骨骼未坚,齿未长或长而未坚;青春期前的女孩无“月事以时下”,男孩无“精气清代医家吴鞠通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概括为“稚阴稚阳”。“稚阴稚阳”是说明小儿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需要不断地生长发育,充实完善。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生机,指生命力,活力。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方面,都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

古代医家把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概括为“纯阳之体”或”体禀纯阳”。如所谓“阳”,即以用,说明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因此阳”并不等于“盛阳”、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

“稚阴稚阳”、“纯阳之体”的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小儿机体柔弱,阴阳二气幼稚不足;后者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小儿脏腑娇,形气未充,形体和功能均较脆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外则易为六淫所侵,内则易为饮食所伤,故病理表现为易于发病,易于传变,年龄越小则越显突出。

小儿疾病的发生,其病因虽与成人基本相同,但所表现的病情与成人相比并不完全一致。这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机体正气不足,御邪能力低下;二是对某些疾病有易感性。

从发病原因来看:小儿肌肤疏薄,腠理不密,藩篱至疏,寒暖衣着不能自理,因此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易从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而致肺气失宣,外感疾病较多,故有六淫易犯的特点;小儿元气不足,抗病能力极差,尤其是半岁后,从母体所获的抗病能力逐渐下降,因此,时疫疬气易从口鼻而人,发生多种传染病,故有疫疬易染的特点;小儿脾胃不足,运化功能很不健全,加之乳食不知自节,易发生多种胃肠道疾病,故有易伤乳食的特点;小儿神志发育未臻完善,心脑不全,胆怯神弱,不能忍受外界突然的强烈剌激,凡目触异物耳闻异声,都易发生惊恐、客忤而卒然惊搐等证,故有易受惊恐的特点;小儿年少无知,无生活经验,不知利害关系,容易发生跌仆落水、汤火烧伤等意外事故,故有易发生意外的特点。此外,小儿的发病还与先天禀赋因素及胎产损伤有关。

从常见病证来看除先天禀賦不足(如解颅、五迟、五软)和新生儿特有疾病外,外感疾病和脾胃疾病更为多见。小儿肺常不足,肌肤疏薄,腠理不密,加之寒暖不知自调,护理失当,外邪易从口鼻而人,以致肺气失宣,发生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肺系病证;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力求多摄取营养以供其所需,胃肠负担相对较重,加之小儿乳食不知自节,若稍有调护不当,内伤饮食,易发生呕吐、泄泻积滞、疳证等脾胃系病证。小儿脏腑经络柔嫩,内脏阴精不足,感邪后邪气易于枭张,从阳化热,由温化火,易致热极生风、邪陷心肝而发生惊搐、昏迷等心肝系统病证;小儿肾常虚,精髓未充、骨气未成,先天肾气虚弱,若后天失于调养,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易患五迟、五软、鸡胸、龟背等证;肾阳不足、下元虚寒,易患遗尿。

总之,小儿有“肺娇易病、脾弱易伤、心热易惊、肝胜易搐、肾虚易损”的特点,小儿患病后传变迅速,疾病的寒热虚实容易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概括而言,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往往可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者转为虚实并见之证;虚证往往兼见实象,出现错综复杂的证候。如感受外邪.化热化火,灼伤肺津,炼液为痰,痰热闭阻肺络,发生肺炎喘嗽(实证);肺气闭阻,心血运行不畅,出现心阳虚衰、阳气外脱之证(虚证);又如内伤乳食发生泄泻(实证),暴泻或久泻,津伤液脱,岀现伤阴或阴损及阳、阴阳两伤之证(虚证)。

易寒易热,是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特点,患病之后不但寒证易于转化为热证,也容易从热证转化为寒证,而尤以寒证转化为热证更为突出。因为小儿体属“纯阳”、“稚阴”,所以在病机转化上寒易化热表现尤为突出。如表寒证不及时疏解,风寒可迅速化热入里,或致阳热亢盛,热盛生风。另外,小儿的生理特点又是“稚阳”,虽然生机旺盛,但其阳气并不充备,因此病理变化上也易于阳虚转寒。如急惊风(实热证),可因正不胜邪瞬即出现面色苍白、脉微肢冷等虚寒危象;实热证误用或过用寒凉清下,也可导致下利厥逆之证(里寒证)。

临床上小儿病证的寒、热、虚、实的相互转化特别迅速,是小儿病理变化的特点;寒热互见,虚实并存,或寒热虚实错综复杂,是儿科病证的表现特点。故临床上用药需根据辨证,必要时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虽然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但小儿活力充沛,对药物的反应敏捷;病因单纯,忧思较少,精神乐观。只要诊断正确、辨证准确、治疗及时、处理得当、用药适宜,疾病就容易很快康复,正如《张景岳全书·小儿则》云:“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