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张欢接诊了一个3岁多双下肢关节肿痛的孩子,查体双踝关节肿胀触痛,问了病史,才知道患儿从1岁多至今3年多每天喝2碗炖汤,曾因腿痛查尿酸值五百多!
综合惠州中心人民医院、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网络等
可爱的小敏(化名)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自打她出生以来,家里人都变着法子来疼爱她,细心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为了给她补充营养,小敏的爷爷奶奶更是不厌其烦地花时间、花心思炖不同的汤水。所以,小敏从1岁左右开始,每天都喝2碗老火汤。
近半年来,小敏曾出现过几次“脚痛”症状,但家里人都没往痛风方面想,加上她休息后便有所好转,所以误以为是外伤,没有过于重视。
直到11月16日晚,小敏吃了一碗豆腐花后,又出现了“脚痛”,两个踝关节又红又肿,一碰就痛、走不了路,哭闹不止,家长这才带她到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儿科就诊,结果发现是痛风所致!
医生说,其实小敏的爸爸也患有痛风,对小敏来说,家族遗传已是高危因素,而每天两碗的老火汤则是“催化剂”,使原本就容易尿酸偏高的她更快、更早出现痛风。当天吃的豆腐花也属于高嘌呤的植物蛋白,所以成了她痛风发作的导火索。目前,她正在完善相关检查,并接受住院治疗。
“痛风如今已是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门诊几乎每天都有接诊到,年龄从5岁到90岁不等。”张雪珍医生介绍说。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饮食结构改变,所以高尿酸血症患者也随之激增,其中不乏儿童。
张雪珍说,营养过剩、爱喝饮料、肥胖、有家族史等四个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年痛风的最常见因素。比如营养价值高的深海鱼、海产品、牛肉、羊肉等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还有酒精、海产品、动物内脏、红肉(如牛肉、羊肉)及老火汤等。还有很多孩子喜欢喝的碳酸饮料或功能性饮料,大量摄入后也会使尿酸生成增多。
有过痛风经历的人都知道,痛风发作时的“切肤之痛”会让人苦不堪言,更何况发生在耐受力较差的孩子身上,简直是“会呼吸的痛”。
更让人揪心的是,儿童痛风会诱发很多的疾病,比如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疾病等,尤其是关节红肿疼痛会影响儿童骨骼的健康发育,还可能会导致肢体瘫痪。
那么该如何预防痛风呢?张雪珍建议,首先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进食过多高嘌呤食品和果糖饮料、甜食等。如果补充营养,可以偏向优质蛋白的摄入,如豆类、奶制品、鸡蛋、淡水鱼、白肉(鱼肉、鸡肉等)。一般人正常膳食每天摄入嘌呤600~1000毫克,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表格进行饮食:
食物嘌呤等级一览表
▼▼▼
当然,烹煮时要注意少油、少糖,以蒸、炒为主,少煎炸,少调料。
同时,要注意多运动、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泄。建议每天保证2000ml左右的饮水量,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
广东人最爱煲靓汤几乎顿顿都要有汤来下饭。但是,煲汤煲得不对,也是会伤身的!这7件事一定要注意:
汤炖煮时间过长,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嘌呤高易引发高尿酸血症等,尿酸高除了会引发痛风外,还可能伤肾。过量的尿酸会形成结晶,沉积在肾脏,引起尿酸性肾结石。
烹饪时间越长,温度就会越高,食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遭到破坏,营养反而降低。所以,肉类食物的烹煮时间最好不超过2个小时,加入中药后煎煮的时间要控制在40分钟之内,青菜要在汤煲好后再放,否则营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不要以为熬汤的原料品种越多越好,事实上,单一的主材料搭配相应的副食材,炖出来的汤才会纯正,譬如冬瓜炖龙骨、海带炖里脊等。
熬汤切忌先放盐,这样会使原料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也会使汤水发暗,浓度不够,鲜味不足。肉汤应该起锅前再放盐,盐放得晚,反而使肉质保持鲜嫩。
很多人煲汤喜欢放一些中药材养生,但是不是所有的药材都可以用来煲汤;即使有些药材可以用来煲汤,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体质;即使药物适合个人体质,也不能盲目加入,因为中药讲究配伍,且不是越多越好。
所以,如果需要调理,最好咨询下中医师。毕竟是药三分毒,“药食同源”的食物也要注意用量。
只喝汤不吃汤料是不对的,很多人煲汤以为材料营养成分都已溶入汤内,汤最有营养。其实这是错误的。
煲了两个小时的汤,汤水中的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也就是说,95%的氨基酸或蛋白质成分,仍留在肉里面。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研究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要知道,我们的食道本身没有浆膜,它的上皮细胞一旦癌变,很容易恶化。
如果把食物吃下去并感觉到烫,已经是在刺激和伤害食道了。所以,喝汤别着急,最好凉一凉再喝。
编辑:卓佩仪 责编:陈广泰
健康饮食不痛风,
马上转发告诉家人!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爱喝汤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