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据人民网报道来自深圳的科学家、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综合自广东卫生在线、健康时报、新华网、人民网及网络
人民网报道截图
光是标题中的“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和“免疫艾滋病”几个关键词组合,就让人感觉这是一条爆炸级别的新闻。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爆炸性新闻的焦点人物是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
▲贺建奎
这项试验是怎么做的?
据媒体报道,贺建奎在生育治疗过程中,改变了7对夫妇的胚胎,其中男方感染HIV,女方未感染。
在胚胎的受精卵时期,他采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将 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
通过这一手段,使一种名为 CCR5 的基因失去功能,CCR5 是白细胞上的一种蛋白,也是 HIV 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
以此实现新闻中所说的“艾滋病免疫基因编辑”人类。
据贺建奎介绍,他在生育治疗过程中改变了7对夫妇的胚胎,到目前为止,有1例怀孕。
然而,目前已经有成熟的 HIV 的阻断疗法,这种所谓的“新疗法”真的能带来巨大获益么?
圈内人士对他大多持批判态度,其中流传较广的指责是:
“这不是创新,这是用全体中国科学家的美誉度,去换你与你团队的知名度”。
“如果新闻属实,这是一大丑闻。相关科学家足以被钉在科学史的耻辱柱上。”
“此人应该从学术界清楚出去”。
“如果新闻不实,这也是一大丑闻。”
贺建奎团队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反科技部与原卫生部2003年颁发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未经相应的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即在人类胚胎上做基因编辑实验,是得到如此多负面指摘的根本因素。
科研学者有话说
这项由研究人员率先口头发表的成果目前尚未以论文形式正式发表,也未由领域内其他专家审核,但该消息目前已引发全球哗然。
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Kiran Musunuru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这是不合理的。”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转化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所长、基因组学家Eric Topol认为,“这还为时过早。”美联社报道中则称,许多主流科学家认为这太不安全,其中一些甚至谴责这项研究为“人体试验”。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没有科学论文正式发表的消息, 是不应该胡乱宣传,更无法点评的。”但就健康胚胎进行CCR5编辑,陈志伟认为,“这是不理智的,不伦理的。”
科学家联合发声明:强烈谴责!
11月26日下午, 122位科学家发布联合声明,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声明中称,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准确性及其带来的脱靶效应科学界内部争议很大,在得到大家严格进一步检验之前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
而科学上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及科学价值,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及其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这些在科学上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对人类遗传物质不可逆转的改造,就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实施之前要经过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大众从各个相关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讨论。
确实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来的孩子一段时间内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义和将来继续执行带来的对人类群体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科学家们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及研究相关单位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并对此事件做出全面调查及处理,并及时对公众公布后续信息。
此外,还有不少中国在基因编辑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基因编辑婴儿的看法:
◇ 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坦言:不可思议,完全不能接受。
◇ 清华大学全球健康及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对健康胚胎进行CCR5编辑是“不理智的,不伦理的”。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仇子龙:基因编辑用在人身上,特别是基因编辑受精卵,应该是全世界科学家非常慎重的一个举措。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这一实验从科学层面具有巨大的潜在风险,两个孩子作为试验品,这些未知风险将会伴随他们的成长。从事这一实验的科研人员既非HIV研究者,也非基因编辑领域专家,项目实施时其测序公司和其背后的商业资本是在铤而走险。
基因技术,目前多用于治疗疾病
目前基因技术主要还是用于对抗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疾病和罕见病等不治之症。
比如在2015年,伦敦大奥德蒙街医院(GOSH),采用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利用“分子剪刀”来编辑基因,产生设计的免疫细胞,对其进行编程,用来治疗耐药性的白血病。通过这种方法,成功治愈了一名一岁大的侵袭性白血病患儿。2017年10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了一种新基因疗法来治疗罕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Luxturna也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此类药物,成为了2017年医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周文浩在第七届罕见病高峰论坛上讲述了一对14岁脑瘫龙凤胎治愈的故事,“孩子父亲带着全家做了一个全基因组的测序,最后发现,家族里有一种基因突变后会导致多巴胺减少、导致5羟色胺减少。”通过这种基因诊断再配合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这种一直无解的疾病得到了治疗。
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认为是癌症、HIV、血友病等难治之症的治疗方法。在波士顿召开的2018年罕见疾病基因治疗会议上,世界上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参与多种基因治疗应用,包括遗传性耳聋和脑瘤等特定疾病,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病。
然而,现在这项技术却带来了突破伦理的恐慌。
网友评论:太可怕了
此消息一出,迅速窜上微博热搜,引发了网友激烈讨论。
有不少网友表示此举“令人害怕”:
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是福音”:
相关单位连发声明
南方科技大学:
不知情,启动深入调查
今日,有媒体报道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对人体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研究,我校深表震惊。在关注到相关报道后,学校第一时间联系贺建奎副教授了解情况,贺建奎副教授所在生物系随即召开学术委员会,对此研究行为进行讨论。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我校形成如下意见:
一、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二、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三、南方科技大学严格要求科学研究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和遵守国际学术伦理、学术规范。我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南方科技大学
2018年11月26日
疑涉事医院:
贺建奎与医院没关系
因此事被卷入漩涡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回复记者称,刚知道此事,目前正在了解,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孩子不是在该医院出生,也不是在该医院做的实验”。
针对贺建奎与深圳和美的关系,程珍表示“没有关系”,但对于网上传出的盖有深圳和美医院印章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程珍表示“仍在调查中”。
程珍多次向记者强调,自己于2018年7月被调至深圳任职,因此对于医院前期项目并不了解。
深圳卫计委回应:
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调查,将及时公布结果
26日傍晚,深圳卫计委官方微信发出声明回应该事件,具体声明如下:
11月26日,有媒体报道《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公众对该项研究的安全性与伦理性的热议。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明确规定——
◎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管理责任主体,应当设立伦理委员会,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伦理委员会独立开展伦理审查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立伦理委员会的,不得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登记。
深圳市参照该《办法》对省级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相关职责要求,建立了“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并已开展“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设立伦理委员会的备案工作”。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
2018年11月26日
广东省卫健委回应:
已组织力量展开调查 将第一时间公布结果
26日晚上8时30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出声明回应该事件,全文如下:
11月26日,据人民网报道来自深圳的科学家、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该消息引起了不少争议。
当天下午,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表示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关注此事件,已组织力量展开调查,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年11月26日
国家卫健委回应:
立即要求广东省卫健委调查 依法依规处理
11月26日,有媒体就“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报道。我委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年11月26日
编辑:朱晓华 责编:陈广泰
科学探索无止境,
技术应用有禁区。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