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胸疼、肚子疼忍一下就过去了?很多病根就是这么落下的!

来源: 万昌医药/wcyy201302

平常有个头疼、胸疼、肚子疼,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忍。一边疼的冒虚汗,一边标榜自己很坚强。其实,所有的疼痛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忍着疼痛不治疗,可能让急性疼痛演变为慢性疼痛,最终给身体落下病根!


什么是疼痛?

疼痛其实简单描述,就是身体和我们之间无声的对话。

可能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类似的情况,比如在户外刺刚扎到了腿上,腿不可能告诉大脑:“嘿,老兄!好像有东西扎着我了!”只可能传递了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觉——疼痛,这种感觉以飞一般地速度告诉了大脑,获得大脑“快躲”的指令之后,又飞一般地到达了腿,然后腿躲开了刺。

那么,可能大家也明白了,疼痛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提醒我们躲避危险,或者重视身体的异常状况。

疼痛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不仅局限于我们的肉体,而且也会影响我们的情感、认知和与社会交往的能力。所以,当我们身体出现了疼痛,请不要轻易的忽视它,应该认真对待,或者求助于专业医生。


忍痛,究竟好不好?

其实是一种讳疾忌医的做法,忍痛结局很可能导致急性疼痛演变为慢性疼痛。以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为例,初期未做有效规律的干预,一忍再忍,疹子落了之后,残留的神经痛可能会伴随终身,导致日日夜夜、痛不欲生的持续性顽固的慢性疼痛。


担心药物副作用,要不要吃止痛药?

止痛药原理大多是打断疼痛传导通路,或者直接提供止痛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早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能力。与说明书上其可能(注意:只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相比,明显利大于弊。因此,我们的建议是:无需忍痛,听从医生建议,该用药时就用药!


疼痛时坚持运动好,还是休息好?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门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走路已经一瘸一拐,但还要坚持日行1万步,问其原因,回答竟是担心如果不走,怕以后瘫到床上!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区,我们的建议是:对于影响到行动能力的疼痛,建议休息为主;对于不影响行动能力的,或者情绪心理因素占主导的疼痛,建议适当运动。


疼痛到什么情况就必须考虑外科治疗了?

疼痛如果对生活或者工作造成了影响,经过3个月正规药物或者理疗等方式保守治疗,并未好转,甚至有加重趋势,就建议大家一定查找一下原因,考虑外科干预,尽早战胜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