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务工作者专版九】李涛:用倾情奉献书写边疆情怀

来源: 东营卫生健康/dywsjsgw

对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涛来说,“援疆”,一直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是新闻里的故事,是听来的故事。自从参加工作来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他一心放在病人身上,从未想过自己的工作阵地会在他处,也许,正是因为这份专注与心无旁骛,让李涛在工作方面日渐精益,表现突出,最终被选派成为中组部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这新闻里的故事,便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他自己身上。

2014年2月26日,李涛告别了熟悉的工作单位和温暖的家,踏上了远赴新疆的征程。此行的目的地是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医院,在此之前,他已深刻认识到,援疆就意味着学习,意味着吃苦,意味着奉献,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牺牲。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影响不了他的满腔热忱,立志要为边疆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到疏勒县人民医院后,李涛被任命为副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疏勒县人民医院以前并没有神经外科,所以,在这里开展工作,李涛必须亲力亲为。对于收治的每一例病人,他都做到认真查体,根据病情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利用自身技术为病人解决病痛,直至病人转危为安。记得有一次深夜,外一科收治的一个叫伊力哈木的维吾尔族小伙子病情突然加重,需要急诊手术。接到值班医生的汇报,已经休息的李涛立即赶去病房,他一边组织值班医生进行各项治疗,一边向病人家属讲明病情。在伊力哈木的家人看来,“开颅手术”他们闻所未闻,而且家庭经济困难,于是家人决定放弃治疗。出于医生的职责和对生命的珍惜,李涛反复与家人沟通,试图说服小伙子的家人,还表示自己可以在保证手术效果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手术方案帮他们节省一部分费用,病人家属才同意手术。在手术中,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经验,放弃了常规相对容易的手术方式,选择了更加省钱但更为复杂费时费力的手术方式,为病人省下6000多元。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后,伊力哈木恢复良好,没留下任何后遗症。看着病人家属感激的目光,李涛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同时,也更有干劲。李涛的精湛技艺赢得了医院同事的敬佩,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到疏勒县人民医院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援疆一定要留下痕迹,对医疗援疆来说就是技术的传承。李涛作为援疆专家,在工作中注重做好“传、帮、带”。在神经外科,他重点带好3名徒弟,利用自己十几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坚持每周教学查房、讲座、病案分析等技术指导,将神经外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与临床思维传授给他们,让徒弟真正学到位,努力为当地培养一支永不撤走的医疗队。

  李涛来到疏勒县人民医院工作,不仅仅是一名援疆医生,还在县医院挂职副院长,不仅作为医生提供技术帮扶,还为县医院的各项行政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刚刚来到疏勒县时,正值县医院“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的关键时期。李涛主动要求参与二甲评审的准备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疏勒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二甲”评审,李涛因为工作优异被评审专家提出了特别表扬。另外,疏勒县人民医院落实医改政策、开展全民免费体检工程、疾病谱分析、义诊等等多项工作,也因为李涛的到来,一步步完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李涛的带领下,疏勒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逐渐成长,至今已形成年接诊2500余人次,年收治病人1000人次,可以收治包括颅脑损伤、脑血管病等神经外科多发常见病的特色专科,成为县域内神经外科的诊疗中心和学科培训基地。切实为疏勒县广大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因为援疆,让李涛获得了无数荣誉称号,但最让李涛觉得欣慰的是远在疏勒县的人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援疆有时,奉献无边,李涛用自己的奉献、辛劳和汗水走出了一条扎实稳健的工作之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援疆精神,也将伴随李涛未来更长久的医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