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各种呼吸道疾病也来了,不出意料的,一些药品又滥用起来了。
前两天,一家人带着咳嗽的宝宝来看病,坐到我跟前,开口就是让我开药。我忙不迭诊断完开了药,但拿到了药他们好像并不满意,围着我问:
其实,国内很多药物都滥用得很严重,你几乎不用担心医生不给孩子开本应该开的药,需要担心的是医生开本可以不开的药。如果医生没有给孩子开某种药,那是他真的认为没必要。
上面提到的止咳药,就是那个不该开、我也不会开的药。
1
止咳药的流行
源于我们对咳嗽的误会
宝宝咳嗽很容易让家长焦虑,因为咳嗽听起来就不太舒服。但是,我们能够仅仅因为不太舒服就去给宝宝止咳吗?
试想一下,我们喝水不小心呛到,是不是也会咳嗽?这时候咳嗽也不舒服,但我们不觉得有什么,因为咳嗽可以把进入气管的水排出,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咳完了我们就舒服了。
咳嗽其实不是病,它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的应激反应。
和呛入气管的水一样,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微生物的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也会刺激呼吸道。这就是为什么呼吸道感染会咳嗽。
呛水了,通过咳嗽把水排出,就不会咳了;呼吸道感染了,通过治疗把感染减轻,慢慢的也就不会咳了。
因此,治疗宝宝咳嗽,止咳意义不大,去除引起咳嗽的病因才是关键。
2
担心咳嗽咳出肺炎的
你们被药商洗脑了
「孩子咳嗽,就怕咳出肺炎!」
这句广告词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于广告都停播许久了,这个概念还在人们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以前讲过,发烧不会烧坏脑子,是脑炎、脑膜炎等会伤害脑子的疾病引起了发烧,而不是发烧引起了这些疾病。
咳嗽咳出肺炎的说法,同样也是搞错了这种因果关系。应该说得了肺炎会咳嗽,但咳嗽不会引起肺炎。
上面那位妈妈说孩子「咳嗽没吃药转肺炎了」,这个「转」字用得就不太正确。孩子开始咳嗽的时候应该已经有肺部感染了,咳嗽是肺部感染的早期表现,而不是咳嗽没治「转」成了肺炎。
3
不推荐止咳药
是因为它可能帮倒忙
听到孩子不断咳嗽,我们就知道孩子的呼吸系统可能出问题了,因此咳嗽其实是一个反映孩子呼吸系统状况的警报器。它一响,就表示孩子可能生病了;它一直响,就表示孩子病还没好。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咳嗽本身不见得是坏事,盲目止咳反而会掩盖真正的病因。
就好比一栋大楼着火了,火灾警报响了起来,这时候首先要做的是赶紧灭火,而不是伸手把警报关了。警报器关了火灾依然存在,大楼依然不安全。而且没有警报器,无法迅速灭火,造成的损失会更加严重。
咳嗽止住了,不代表万事大吉。那个「咳嗽转成肺炎」的孩子,如果一开始吃了止咳药不再咳嗽,那么后面肺炎严重了可能都发现不了。
喝水呛到了,通过咳嗽可以把水咳出去;呼吸道感染了,呼吸道里的分泌物、坏死脱落组织增多,形成痰液,也需要通过咳嗽咳出去。痰液的排出,有利于感染的恢复。
所以,咳嗽对呼吸道是有保护作用的,吃止咳药会让孩子失去这个保护。如果孩子有痰,不但不能吃止咳药,还要鼓励孩子把痰咳出来。
不推荐止咳药,也因为现有的许多止咳药并不靠谱。常见的止咳药如可待因、右美沙芬,对儿童咳嗽的效果有限,副作用却很多,比如成瘾、呼吸抑制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所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都建议 6 岁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非处方的止咳药和感冒药,我国也在今年 9 月要求 18 岁以下儿童禁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含可待因成分的常见止咳药物,家长们注意不要让孩子服用。
4
不用止咳药
不代表放弃治疗
不吃止咳药,不意味着对宝宝咳嗽置之不理,引起咳嗽的病是还要治的。如果孩子咳嗽时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求助医生:
● 3个月以下的婴儿咳嗽;
● 有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
● 咳黄色、绿色的痰,并伴有发热;
● 频繁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咳嗽越来越厉害;
● 伴随耳朵疼痛;
● 孩子本身有心血管或肺部疾病。
引起咳嗽的病因很多,变化也很多,这里很难尽数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家长觉得心里没底放心不下,那还是去趟医院吧,做最保险的选择一定不会错。
很大一部分宝宝咳嗽是病毒引起的,没那么严重,可以先居家观察。具体的护理措施有下面几个:
室温最好恒定在(18℃~22℃),保持一定湿度(>50%);
尽量回避烟草,无论是二手烟还是三手烟;
在室外空气情况良好时勤通风;
多喝水。一般建议喝温开水,如果是 6 个月以下的纯母乳宝宝,多喂母乳就行;
做生理盐水雾化,如果妈妈们家里没有雾化装置,也可以尝试浴室蒸汽,在充满温湿蒸汽的浴室里呆上 5 ~ 10 分钟也是可以的;
对于 1 岁以上的孩子,刺激性干咳的时候可以通过口服 2~5 ml蜂蜜止咳,切记不要给1岁以下孩子口服蜂蜜。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提示孩子呼吸道可能有状况。治疗咳嗽关键则在于针对病因治疗,盲目用止咳药,会掩盖咳嗽的真正原因,还会让孩子面临过度用药的风险。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是医生建议,不要给4岁以下的孩子吃止咳药。
END-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