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除了与自身身体素质密切相关,也受外界环境直接影响。
你知道世界上哪些东西致癌的危险性最高?离你最近的致癌物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两个part(食物篇+清洁篇)一次性说完。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将致癌因子分成1、2A、2B、3、4共5类。
1类致癌因子,也称之为“确认致癌物”,即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
截至2017年10月,1类致癌因子名单上共有124个成员!离你最近的主要是以下几种:
黄曲霉素、甲醛、尼古丁、亚硝胺(前体物质是亚硝酸盐,即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才转化成亚硝胺)、苯并芘、槟榔、酒精。
接下来,我们逐一看看这些常见的一级致癌物都藏在哪些食物里!
食物篇
一、 黄曲霉素:最强的生物致癌剂
1毫克黄曲霉素,就是致癌剂量!它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生物致癌剂。
黄曲霉素的常见来源: 1
发霉的
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花生、玉米等。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会陷入它的魔爪。 2变质
的米饭
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 3发苦
的坚果
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4 长时间的筷子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未清洗干净的筷子里却容易隐藏淀粉,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下,容易霉变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5 劣质芝麻酱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6 土榨花生油 小作坊榨油前最多粗粗过滤一下杂质,但黄曲霉毒素肉眼无法观察到,没有明显霉变的种子也会含有,简单的榨油工艺机无法处理。二、苯并芘:可诱发多种癌!
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肺癌、肝癌、肠胃道癌症等。
苯并芘的常见来源: 1 高温油炸食品 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油炸过火、爆炒的食品都会产生苯并芘。焦煳的食品中其含量比普通食物的要增加10-20倍。 2 炒菜油烟 据测定,食油加热到270摄氏度时产生的油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化合物。最错误的做法就是:锅里油冒烟了才放菜!炒完一道菜后,不刷锅就接着炒!这两种做法都容易产生苯并芘。 3 烤肉 熏烤所用的燃料木炭,本来就含有少量的苯并芘,在高温下它们便有可能伴随着烟雾侵入食品中。另一方面,被熏烤的鱼或肉自身含有的糖和脂肪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苯并芘。 4 油墨 油墨中的炭黑含有几种致癌性多环芳烃,尤其苯并芘的含量较高。有些食品包装纸的油墨未干时,会直接污染食品。很多人喜欢用报纸包着草莓、大白菜等保鲜,这样更容易接触到苯并芘。 5 汽车尾气 早晨不要到马路上锻炼或散步,因为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的苯并芘。
三、亚硝酸胺:有毒、间接致癌!
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会和胃内的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亚硝酸胺的常见来源: 1 加工肉制品 经亚硝酸盐处理的食品,如香肠、火腿、培根的加工肉制品也含有亚硝胺类致癌物质,不能经常食用。 2 隔夜菜 剩菜剩饭放久了会产生有毒物质,有些隔夜菜,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 3 腌制食物 泡菜、咸鱼、咸肉,这些高盐腌制食物中含大量的硝酸盐,在体内变为亚硝酸胺后有很强的致癌性。 4 火锅汤 有实验测定火锅汤中氨基酸和胺类物质含量比较高,在加热条件下极可能与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类致癌物。
四、 甲醛:致癌致畸!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研究表明,甲醛的释放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这一释放期长达10~15年,会对人体造成致畸致癌的危害。
甲醛的常见来源:
1 装修中的勾缝胶 曾有实验显示,不管买多好的材料,只要用上脲醛树脂黏胶,甲醛就可能会留存很久。脲醛树脂黏胶就是装修房屋时用到的勾缝胶,被用于门窗、家具、地板等拐角、接合处。 2 鱿鱼等水产品 鱿鱼、牛百叶、鸭肠等水发食品和水产品,最容易成为不法商贩的添加对象。因为用甲醛处理的水发产品如鱿鱼,能使重量翻倍,从而获利更多。 3 劣质服装 在选购服装时应该先闻闻有没有异味。如果衣服上有刺激性气味,这样的衣服大多甲醛含量超标。 4 汽车脚垫 2015年8月,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汽车脚垫进行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随机购买的22组汽车脚垫样品中,有17组甲醛浓度超限。其中最严重的超127.3倍。 5 劣质仿瓷餐具
劣质仿瓷餐具直接以脲醛树脂代替密胺树脂生产餐具,是用尿素和甲醛通过化学反应而形成,这种物质毒性大、容易溶于水并释放甲醛气体。
五、其他常见一类致癌物!
其他常见一类致癌物
1 尼古丁 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可以说吸烟是肺癌的元凶。假设普通人患肺癌几率为1,大量吸烟的人患癌几率是普通不吸烟人群的17倍。 2 乙醇 英国科学月刊《成瘾》指出,酒精可以致癌,并且至少与七种癌症相关:口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和乳腺癌。 3 空气污染 2013年底,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把空气颗粒物(包括PM2.5)列为一级致癌物质 。 4 槟榔 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在口腔癌高发的湖南、海南、台湾等地区,当地百姓就非常喜欢吃槟榔。
清洁篇
我们平时天天在家做清洁,看起来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您可能想不到,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等致癌物的毒素很可能就藏在我们身边。
霉菌是一种浓度低毒性高,且能积累耐高温的毒素,其生命力非常顽强。当我们长期反复暴露在霉菌环境中,对健康的危害可不小!
1、一等致癌物
霉菌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等致癌物。它可以通过消化系统、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等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2、致畸风险
霉菌还有致畸的能力,致畸主要是针对孕妇。如果孕妇比较多接触这种毒素,有可能引起胎儿的畸形或流产。
3、致敏性
现如今,过敏人群越来越多,当所处环境中的霉菌数量较多时,可引起支气管哮喘、恶心、呕吐、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如果存在以下症状,很可能预示着家里某些角落滋生了大量细菌:
炎症反复发作;
睡眠不好,容易疲劳;
伤口恢复慢,疖子长了又长;
经常吃坏肚子,人家没事你有事;
反复打喷嚏。
那么,这些霉菌可能藏在哪些地方呢?
1、卫生间
霉菌,喜欢高温潮湿的环境,卫生间很可能成为“危险地带”。
墙角、瓷砖缝、浴室帘子、水龙头等处,都可能出现霉菌。而你应该没想到,浴室密封胶很可能成为“霉菌重度污染处”。
有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浴室密封胶是最脏的地方,70%的家庭在细菌检测中达到了重度污染,56%的家庭在霉菌测试中被发现为重度污染。
清理小窍门:
用一份漂白剂兑上10份水(1:10的比例),餐巾纸在兑好的水里浸湿,贴在长霉菌的地方至少半个小时,揭开用刷子刷干净即可。
专家建议:
减少卫生间霉菌的滋生,要控制好卫生间的温度和湿度,家里是暗卫的可以加装排风扇,洗澡后要长时间开排风扇,门口最好敞开,浴帘拉开晾干。
2、洗衣机
上海市疾控中心曾抽样检查了128台使用半年以上的洗衣机,结果显示,洗衣机洗涤桶内槽中的霉菌检出率为60.2%,细菌总数检出率为81.3%,总大肠菌群检出率高达100%,有54.7%的洗衣机同时含有以上三种菌类。
洗衣机内槽中检测出的霉菌对女性来说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症等妇科病;对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易引起皮肤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等。
清理小窍门:
200毫升的白米醋浸湿毛巾,随后将毛巾放入洗衣机甩干,再静置1小时,将洗衣机中倒入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最高水位运转15分钟再漂洗两次即可。
3、冰箱门
冰箱想要有好的制冷效果,冰箱门上必须有密封条,但塑料的密封条和乳胶都可能滋生霉菌。
霉菌的繁殖靠孢子,虽然孢子在零下10摄氏度就不繁殖,但其生命力非常顽强,能抵抗零下50多摄氏度的低温,一旦温度上升就能恢复生命活力。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冰箱门上有一种叫链格孢的霉菌,它是能引发吸入性过敏的一种霉菌。此外,还有多主枝孢(引发过敏)、青霉(橘子发霉后的霉菌)、黄曲霉(致癌)、烟曲霉(引发感染、过敏)等霉菌。
除了冰箱门的密封条上会产生霉菌,冰箱内部也可能藏有大量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一旦人体进食,轻则引起腹痛、腹泻,重则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疾病!平时一定要注意冰箱卫生。
清理小窍门:
冰箱门的霉菌很难清除,可以用酒精和可乐按照1:1的比例兑好,把吸水性强的纱布或纸缠在叉子上,蘸一些溶液,沿着冰箱门缝隙擦除霉菌。擦拭干净后,再用清水擦拭。
专家建议:
每个月甚至每周定期清洗冰箱,尤其注意擦洗密封条。平时生熟食物分开放,还要避免冰箱装太满。
4、绿植
人们喜欢用绿色植物美化家居。而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的一篇报道却提醒大家,当心绿色植物中的霉菌影响健康。
家养的植物主要有两种,水插花和盆栽花。
就水插植物而言,根枝长时间泡在水中,切口会慢慢腐烂,若不及时剪掉,就容易衍生霉菌;而盆栽植物,除了湿漉漉的土和花盆,一些辅助肥料、落叶也容易滋生霉菌。
提示:
若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并且在潮湿环境中会加重,有可能是霉菌造成的吸入式过敏,建议不要在室内养花草。
开放式的阳台若想种植花草,记得经常给植物松土晒太阳。
除了上述几个容易滋生霉菌的地方,家中其实还有很多霉菌生长点,如书籍、窗帘、墙面等,想要预防霉菌滋生,最好的方法是不给霉菌创造生长环境。
1、保持通风
每天早上打开卧室的窗户至少15分钟。其他房间也要尽量保持通风,尽可能地开门。家具与墙壁之间留一定空间,以便空气流通。
2、保持干燥
必要时可以使用除湿器,将湿度控制在50%以下;也可以用一些活性炭,以保持家中干燥。
3、定期清洗
定期用热水清洗窗帘、浴帘、地毯等;定期清洗冰箱、空调等日常家电。
不看不知道
一看真是万万想不到啊!
从现在起
好好爱自己
对照上文,收藏提醒
也转发给家人看看,了解致癌物,
把患癌的可能性从自身减到最小!
来源 | 健康时报、人民日报
点赞,收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