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幽灵般的药物性胆囊结石

来源: 西乡县人民医院/xxxrmyy

近期,儿科一患儿住院几天后查体发现胆结石,出院半月后复查发现胆囊结石竟然消失了。经查证后得知,原来,B超发现该患儿的“结石”是药物性结石。

左图为B超下发现药物性胆结石

右图为复查时B超下结石消失

药物性胆囊结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对超声医生而言,是像幽灵般的存在,其特殊性往往意味着重大的安全隐患,让人防不胜防。

顾名思义,所谓药物性结石就是指某些药物导致机体产生了的位于胆囊内的结石,在停药后结石可能会自行消退。

那么哪些药物会导致药物性结石?

易产生结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雌激素:如避孕药。雌激素能直接影响肝功能,可使胆汁合成减少,胆固醇分泌增多,同时影响胆囊的收缩和排出胆汁的功能,从而可形成胆结石。

2.  头孢曲松:应用头孢曲松后发生可逆性胆汁淤积症状,原因是进入到胆汁中的头孢曲松代谢物钙盐易沉淀在胆囊中,成为“结石核”,诱发胆结石症。

3.  非甾体类抗炎药:因其代谢物经过胆囊排泄,故可在胆管中形成结晶。

4.  潘生丁(双嘧达莫):该药绝大部分从胆汁排泄,长期服用潘生丁可形成不溶性物质,沉淀于胆囊汁中,促使胆结石形成。

5.  全胃肠外营养药(TPN):由于应用TPN者大多胃肠道功能差,胃肠道缺乏食物刺激,导致胆管收缩不良致使胆汁淤积,长期应用后可发生胆汁淤积和胆结石症。

药物性结石,尤其是头孢曲松所导致的假性结石,很容易导致医疗纠纷。不止一次听说过,某患者因超声发现胆囊结石而进行手术,结果开腹后发现胆囊内干干净净,胆总管也畅通无比,令人费解,其实真相就是患者是药物性结石。这就是要求我们超声医师不仅要掌握其声像图特性,而且要发现胆囊结石时考虑到药物性假性结石的可能。在日常超声检查过程中,应多和患者沟通,咨询其药物使用情况。对于无法排除药物性假性结石的患者,应嘱咐其近期复查,告知其此结石可能会自行消退的后果。


来  源:120B超室    郑博文    张    俊 

              儿三科          姜  叶

编  辑:王思睿

审  核:田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