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经典电影《功夫》里边有一句经典台词:
“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
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
也是这位神人,
一眼就看出星仔“骨骼精奇”,造就了后面的故事……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刚到宝安人民医院
也会洞察精奇骨骼的“神人”。
首先,来做个简单的测试
1.您的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时就会发生髋骨骨折的情况?
2.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 强的松” 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
5.您经常过度饮酒(超过安全限度)吗?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腹泻(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曾经有过连续12 个月以上(除了怀孕期间)没有月经吗?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如果有任何一条问题的答案为“是”,就表明你的骨骼有可能不“精奇”了!
这种“骨骼不精奇”,代表了你有患上骨质疏松的危险。当然这并不证明你就患了骨质疏松症,还需要进行准确的骨密度测定才能最终得出结论。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是一种以骨量低, 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2001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其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 提示骨量降低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正常骨骼(左)与骨质疏松骨骼(右)
来源:东江时报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常被称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临床上,曾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出现了肋骨骨折。
骨折会引起生活质量下降,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也是继而病逝的重要原因。
要想登高致远,领略人生的美妙风景,中老年朋友尤其需要时时关注您的骨骼是否精奇!
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17)已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 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
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ISCD)提出的骨密度测量指征如下:
★65 岁以上的妇女。
★65 岁以下具有骨折危险因素的绝经后的妇女。
★在围绝经期时有临床骨折危险因素的妇女; 如: 低体重、有骨折史、 或服用高骨质疏松风险的药物。
★70 岁以上男性。
★70岁以下的有骨折风险的男性。
★脆性骨折的成人。
★患与导致低骨量或骨丢失相关疾病的成人。
★服用导致低骨量或骨丢失的药物的成人。
★任何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人。
★任何接受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人, 需要监测治疗效果。
★任何尚未接受治疗, 但有证据显示骨丢失可能需要治疗的人。
★任何停用雌激素治疗的妇女, 根据上述指征, 考虑应进行骨密度检测。
(版权所有:ISCD, 2007 年 10 月, Supercedes all prior “Official Positions” publications)
无创骨密度测量是骨质疏松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双能 X 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是目前最准确测定骨密度的方法,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荐的测量骨密度的“金标准” 。
双能 X 线骨密度检查仪精度高, 放射量低, 可测量的部位多, 使用范围广,应用方便。
宝安人民医院引进的DiscoveryTM双能 X 线骨密度检查仪,平均检测患者一个部位的时间小于 1 分钟, 全身检测小于 6 分钟。常规骨密度检查者所接受到的辐射剂量约为普通 X线摄片的 1%。
临床 研究 应用
↓↓↓
·快速骨密度评估
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常规的腰椎+股骨的骨密度测定,精确判断您的骨矿物含量正常,骨量减少?还是已经骨质疏松?评估腰椎、股骨的骨折危险度,专业的骨质疏松科医生会根据测定结果给予您最恰当的预防保健建议或最佳的治疗方案。
·全身体脂成分分析
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不同能量X射线吸收的差异,应用多探测器全身连续扫描,精确的测量全身及局部的脂肪组织(特别是腹腔内的脂肪组织含量)、肌肉组织和骨组织的克数及百分比,并报告腹/臀比等相关参数,预测冠心病的风险。
·儿童骨健康评估
应用先进的高敏感探测器,在极低发射剂量条件下,仍可扫描低密度骨质。保证了既降低放射剂量,又可获得儿童骨组织高清晰影像,特别适合针对儿童的诊断与研究。
什么?!
你也想窥探自己骨骼?
请看
↓↓↓
✎ 怎么开单?
可在就诊时由临床医师开单;
也可在体检时告诉工作人员增加此项目。
✎ 在哪检查?
检查地点:在“核医学科-骨密度室”。
✎ 要做什么准备?
只要能平躺配合检查,无需预约,无需特殊准备,白天正常上班均可安排检查。门诊患者一小时内出报告。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供稿:核医学科 宣教管理中心
编辑:胡莉
制作:吴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