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田到户”到“集体分红” 天长经历了这些……

来源: 天长卫生计生/tcswjwgzh


编者按:


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在“大包干”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斗转星移40载,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两周年后,农业农村部批准滁州市开展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工作。全市以此为动力,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紧扣农民群众得实惠,有力有效向前推进。到目前,全市1095个村2.29万个组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在今年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议上,滁州市作了典型发言,得到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



盘活资源,让沉睡的“死”资产“活”起来


12月25日一大早,来安县水口镇上蔡村党总支书记李广海来到大庄组农民张世发家,对他家刚修缮完毕的3间住房进行查看。张世发家因为房屋年代久远,向村委会申请到6000元维修资金,可是仍显不足,于是再次提出申请,村委会又补助了9000元,将他家3间住房彻底维修一新。李广海介绍说,上蔡村经过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老村部、原小学等资源,今年集体经营总收入10.45万元;有钱就能为村民办实事了,村里像张世发这样急需维修房屋的有8户,村委会研究决定从集体收入中拿出4万元给予帮助。

来安县经过并村后,闲置了127所村小学、38处老旧村部以及部分旧卫生室、老供销网点等,这些资源一度“沉睡”;还有农村集体水面、山场、林地等资源需要确权责任主体,让乡镇、村、组三级资源权属分清。在清产核资时,这些“沉睡”的资源变成了资产。

来安县半塔镇鱼塘村合作社将村旧小学、老村部以及林地、鱼池等经营性资产与村新型经营主体入股共建,扩大生产经营,今年以来实现集体经营性纯收入146.85万元。“盘活了资源,形成了资产,实现了盈利,才有钱分红。”村党总支书记张大年如是说。


天长市铜城镇余庄村是安徽省第一家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出了全省第一本股权证书,到目前已经连续3年分红。

在采访时,村党总支副书记雍宗和说,3年前,该村作为全省先行开展的试点,通过盘活资源获得了资产,成立合作社之前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先行试点的第一年收入21万元,去年收入32万元,今年达到50万元;有钱好办事,村里建设了沿街门面房和标准化厂房,出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通过盘活资产资源,参股经营主体获得了股份收益,滁州市目前已有339个村开展试点,208个村完成试点,共盘活集体资源7209亩、房屋建筑物12.7万平方米,村集体年增收1508万元。


“入股+抵押”,用活股权增加农民收益


农民成为股民,获得的收益不仅体现在分红。“农权贷”就是另一种收益形式。

天长市杨村镇光华村农民郑金芳凭借土地经营权证和股民证,获得贷款8万元,在街道经营修车业务,年纯收入10多万元。天长市农委农经站长魏玉军说,该市创设了“农权贷”融资产品,允许农民用集体资产股权作抵押,最高可获得股权价值8倍的贷款,最长贷款期限5年,到目前已累计发放325笔共2896万元贷款,帮助很多农民实现了致富梦。


在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方面,滁州市还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取多次分红。

来安县半塔镇罗庄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52户农民入社,流转土地308亩,按照“保底+利润”的方式分红。经过测算,保底分红每股5元钱,利润分红每股1.5元钱,入社农民实际分红高于其他股民。

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将政府移交的总投资680万元的芡实大市场,按60%作价408万元入股天长市龙岗芡实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直接投入186万元作为股金,年终按594万元总股本进行收益分红,今年龙岗社区收益25万元。

汊涧镇长山村引导4户农民以闲置房屋折价入股天长市釜山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民宿经济,长山村集体每年可获得保底收益2万元及收益5%的二次分红。

天长市杨村镇光华村引导130户农民将1125亩土地入股农业园,入股后农民可获得3项收入:保底分红、当年收益的二次分红和就业收入,130户农民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  


入股分红,农民变股民分享更多红利


近半个月来,来安县独山镇史郢村党总支书记蒋孝武和会计每天都到各村民小组家送分红款。12月25日下午,蒋孝武说,史郢村经济薄弱,一直以来没有收入,今年通过盘活资源,把闲置的广场和旧房屋进行出租,通过运营有了收入。近两个月来,村里先后给村民们进行了两次分红,共计4.6万元,12月19日上午刚进行了第二次分红,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据悉,11月以来,来安县有100个村先后进行了分红。半塔镇鱼塘村党总支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张大年亲手将82.4万元现金发给股民。张大年介绍说,通过清产核资,全村342.65万元的经营性资产按照每股50元量化总股权68530股,其中集体股占20%,成员股占80%;通过成员界定,全村1103户、3655人被确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每人持15股,根据合作社经营状况,每股按15元分配,人均分得225元。张大年说,集体经济壮大了才有钱办事,去年村里投资50万元建设了电灌站,可灌溉2000亩,农民受益了;今年投入60万元建设村主干道和安装太阳能路灯,村庄美起来、亮起来;明年将投入更多,全村稻田养虾计划由2000亩扩大到5000亩,电和机耕路将接通到稻田边,让农民的收入翻番。


在凤阳县小岗村采访时,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说,今年他家3口人获得分红款1050元,经营“农家乐”食府还有政府补贴,全家年收入近20万元。“35亩承包田全部流转出去了,不用干农活了;女儿经营食府,我打个下手,人轻松多了,钱挣得也多了,跟40年前比变化太大了!”严金昌笑着说。


小岗村村委会主任周群之说,小岗村2016年开始“三变”改革,成立了小岗股份合作社,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折股量化,将山场、鱼塘、房产、学校等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公布,交给群众一份明白账。小岗村用小岗品牌等资产作价3000万元入股小岗创发公司,以占49%的股份参与公司运营,已实现收益分红150万元,今年在全市率先分红,人均350元;加上集体为成员缴纳的社会保险,人均增收600元,实现了从“40年前分田到户”到“40年后集体分红”的历史性转变。

截至目前,滁州全市共清理核实资产57.75亿元,701个村完成界定工作,214万人成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24个村完成股权设置工作,164.4万农民成为集体资产股东,初步实现了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的转变。

信息来源:滁州市人民政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