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好中医药网络 传承中医药事业

来源: 健康青州/qzwsjs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近年来,青州市坚持继承、发扬、创新传统中医药优势,基本建立了以中医院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中医馆”、“国医堂”遍地开花,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整合全市旅游、中药种植等优势资源,全力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健全体系织好中医药发展网络。着力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坚持“加强市级、提高镇级、普及村级”的工作思想,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以市值医疗机构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个体中医所为补充”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网络,使居民真正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2015年5月,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机构整合,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加挂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基本实现5个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全提供”。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含驻青单位山东青州荣军医院)开展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加强中西医协作,提供高层次的中医医疗、养老、养生保健等中医药服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全建成”。在抓好中央、省规划建设项目的同时,规划建设6处青州市级建设项目,到2017年3月全市17处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或“中医馆”建成率100%。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全开展”。在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药饮片、中成药和简易中医器材,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医药协定处方,100%的村、社区医疗机构能利用中医药与适宜技术开展防病治病。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全培训”。利用专项培训经费,先后举办中医药管理、护理、中医骨干乡村医生培训班50余班次,培训1500余人。城乡居民中医药健康需求“全满足”。通过健全网络、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科普宣传等活动,城乡居民能就近享受到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和中医药服务。

服务转变助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40年来,中医药从防病治病向文化、养老、旅游等全方位健康产业升级。近年来,青州市不断加强中药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山楂、杜仲等2处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大规模种植当归、甘草、板蓝根、丹参等40余种常用中药材。重点支持山东博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山东贝隆杜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家中药加工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推进中药制剂研发生产现代化进程。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工作,充分结合青州5A级景区及“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整合中药材、花卉、生态、文化等优势资源,培育中医药旅游项目,积极争创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市。加强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挖掘7项潍坊市级、38项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中医药项目,在青州市范公亭公园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中医药展厅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建设中医药文化园,在弥河中心卫生院建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知识。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工作,市中医院设立养老专护病房,近50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常年住院治疗。依托谭坊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在青州市中心敬老院建设医养结合区。潍坊市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黄楼街道东坝村卫生室,建设青州市首家村级医养结合中心。青州天同医院、国医堂医院积极发展医养结合项目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领导机制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全力统筹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工作作为“健康青州”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青州市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青州市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发改局、财政、人社、农业、旅游、科技等部门单位密切配合,积极落实中医药服务的相关政策。财政预算单列中医药事业费,逐年增加中医事业投入。先后投入1亿多元建设中医院新病房楼。2017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中医药专项培训经费,投入60万元建成6处青州市级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加大中医药人员占比,2017、2018年先后招聘中医药人员16名,硕士以上8人。积极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山东省中医药五级师承指导老师9名、潍坊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名有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个山东省中医“五运六气”研究院落户青州,积极支持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筹建中医药学院。

如今中医药正处于全面发展,走向世界之际,机遇与挑战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点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青州中医药发展更加全方位地融入“五强四宜新青州建设总体布局,不断激发和释放中医药潜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