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代表国务院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询问“下一步国务院还需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孙春兰表示,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深化医改,完善投入政策,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使用的高效性,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孙春兰表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形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医改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最近,我们又研究制定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将从2019年开始,对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进行监测考核,倒逼医院加强管理、良性发展。
孙春兰表示,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了以下思路和重点:一是坚持预防和治疗一起抓;二是坚持“三医联动”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三是坚持管理和改革并重。医改面临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不顺的原因,也与管理不到位密切相关。我们把改革与管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着力在“补偿机制、薪酬制度、医院管理”三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关键是要健全补偿机制,使节约的药品费用能够用于“腾笼换鸟”。要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思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巩固破除以药养医成果。
会上,在回答其他委员询问时,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下一步各级财政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医改部署要求,以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政策,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是供需兼顾,加大投入力度;二是突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针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薄弱领域,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基层,投向贫困群体和困难地区;三是分类、分级研究完善政府投入与医疗机构发展相适应的办法,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健全政府对社会办医的投入机制;四是加强考核,提高资金效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下一步支持社会办医重点是做到“一放”、“四加强”,“一放”是进一步放宽准入,适当放宽准入的硬件标准,重点审核软件能力,特别是医护人员的执业能力。“四加强”:一是加强政策落实力度;二是加强对优质民营医院扩容下延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强对民营医院人才发展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综合监管
力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公立医院改革进展平稳
12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在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延豪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询问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进展平稳,成效日益显现。一是运行机制更加优化,公益性正在加强。二是服务质量和能力提高。三是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减轻。
马晓伟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是一场利益调整,医改本来就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存在着两方面的主要问题,一个是补偿机制的问题,一个是监督机制的问题。补偿机制方面有4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切断以药养医的机制以后,价格的补偿还没有完全到位,政府的有些补贴也没有完全到位,这样在切断以药养医之后留出10%左右的补偿缺口。二是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各地执行得不一样,有些地方还没有投入到位。三是医保的总量控制和医疗的需求相比较,总量控制得比较紧,需求的释放受到限制,老百姓报销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四是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不够合理的问题,目前正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监督机制来看,就是对公立医院医疗行为的监管和对整个行业的监管控制需要进一步从制度层面上加以完善和固定。
马晓伟表示,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一是巩固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成果,使“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思路落到实处,建立一个灵活的、体现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的动态价格调整机制,科学地合理地使公立医院得到补偿。二是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改革,发挥医保规范医疗行为、保障人民健康,同时又引导合理就医的作用。三是加大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使我国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型走向质量效益型,从粗放式的管理走向精细化的管理,从以基本建设硬件投入转向以学科建设和提高职工待遇的转变。建立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扩大区域医疗中心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提升县医院的能力,使得区域看病的病人能够分开,使得城乡看病的病人能够分开,这样使我国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
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4个方面加强医保基金管理
12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在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尹中卿关于医保基金的询问时,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表示,现在总体来看我国医疗保障基金还是平稳有序,基金收支基本平衡,并略有结余。截至到2017年底,基金的收入是1.9万亿元,支出是1.5万亿元,总体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职工医保的结余资金,可以支付20.2个月,居民医保可以支付8.6个月。由于地区结构性矛盾,特别是现在医保基金的统筹层次较低,所以少数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出现了当期赤字,个别统筹地区甚至出现了历年的累计赤字。
胡静林表示,针对医保基金出现的问题,将从4个方面加强管理,强化基金的可持续性:首先,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监管机制,包括构建基金运行监控体系、及时识别和评估基金的风险,提前预警;二是加强医保基金的预算管理,要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医保基金的收支预算;三是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床位多种付费方式的医保复合支付方式;四是健全合理分担、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
胡静林表示,将在继续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的同时,还要着力建立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包括加强推进法制化的建设,出台基金的监管法律法规,完善智能监控体系,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包括把医保领域的诈骗行为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联合惩戒的威慑力。
完
文/健康报 首席记者叶龙杰
编辑/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