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桐庐县中医院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手术

来源: 桐庐中医院/tlxzyy

48岁的王先生(化名)有一天早晨起来没多久后,突发左下肢疼痛,当时以为是突然性的,很快就会恢复的,并未在意。但是几个小时后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并且出现整个左下肢肢体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这时,王先生感觉情况有点不妙,立即来桐庐县中医院外科就诊。那么,王先生的左下肢到底怎么了呢?

血管外科医生经彩超和下肢CT检查,发现是典型的深静脉血栓,而且患者在入院短短数小时后,肿胀继续加重。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血栓刚刚形成,改善症状及预防肺拴塞是关键。

什么是深静脉

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不正常的在深静脉内凝结,导致深静脉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好发于下肢,可造成下肢疼痛、肿胀等一系列症状。

经血管外科医生讨论后,联合市一医院血管外科给予患者进行血管形成术、溶栓治疗和支架植入手术。患者24小时后即下床行走,患肢肿胀明显改善,术后5天即出院。打破了下肢深静脉患者要绝对卧床2周,患肢肿胀3个月传统治疗方法。且长期防止了可能出现的血栓后综合征(PTS)。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目前公认的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致病因素为:血流瘀滞、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其中尤以“血液瘀滞”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其着关键作用,长期卧床,外科大手术后,久坐不动等都是造成血液瘀滞的常见原因。

为什么深静脉血栓好发于下肢?

人体的血液从心脏出发,经动脉系统输送到下肢,再通过静脉系统回输回心脏,血液所流经的路程是最长的,心脏的泵动力作用到这个部位变得相对微弱。且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易在下肢发生血流缓慢,在静脉中瘀滞。如果这个时候,有“第二心脏”美称的小腿肌肉又处于休息状态下,在全身各个部位相同状态下,下肢静脉相对即容易形成血栓了。

双侧下肢中,以左下肢较右侧更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这是与其解剖位置有关的。左髂总静脉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容易使左髂总静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不但使左髂总静脉回流受阻,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

什么人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为:手术后长期卧床或不活动;创伤、肥胖、高血脂或年龄在40岁以上;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肾病综合症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有口服避孕药、妊娠、静脉曲张或以往有血栓形成史等等。

手术和创伤病人尤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胸腹部大型手术及髋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有髋部骨折、严重创伤和急性脊柱损伤等患者,是血栓栓塞的极高危人群。

腔内治疗的优势

目前,临床中普遍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早期治疗,但开放性的手术创伤较大,而且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开放性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同时建立了血管形成术、溶栓治疗和支架植入的标准治疗方案。

IVCS 合并下肢DVT 应以迅速清除血栓为原则,腔内治疗可以在减少药物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支架支撑,减少髂静脉所承受的压力,并起到扩张作用,加速髂静脉血液流动,并对静脉壁的预后修复起到一定的框架作用。一方面,该治疗方式可以避免大剂量药物治疗带来的多种并发症风险,另一方面,腔内治疗也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帮助恢复静脉瓣膜功能。经皮导管溶栓治疗能够直接接触到血栓,加速血栓的溶解,恢复血流循环,配合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则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和血管腔的解剖学结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创伤较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此类腔内治疗方式已经受到了临床认可,被公认为是治疗血栓的一种有效方式。

腔内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减少了溶栓药物的使用量,因此并发症更少,联合导管溶栓术、支架植入治疗等手段,可以在溶解血栓同时,彻底解决血管腔狭窄、静脉侧支血流缓慢等问题,恢复患者的血流循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经治疗后,肢体肿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栓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已普遍推广应用。

tlxzyy |桐庐县中医院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科 普】本来肾就不好,在肾脏上取点"肉"的肾穿刺,到底危不危险?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铸辉煌  杏林追梦再扬帆

又降温啦!别人都不怕冷,为什么偏偏你觉得冷?可能是这三个原因!

守住患者生命线——桐庐县中医院开展血液透析新技术

中医为本 质量至优

精诚服务  惠泽民众

桐庐县中医院(订阅号)

咨询电话 : 0571-64623436

           &134569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