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冬虫夏草,现代社会的百令片

来源: 佐力药业/zuoliyaoye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医药中的滋补佳品之一,和人参与鹿茸并称"三宝",但冬虫夏草又没有人参的燥热,冬虫夏草即能补阴又能补阳。

作为传统中药的冬虫夏草,在我国千年中医文化的医学记载中,数千种中草药没有任何一味药可以替代冬虫夏草的。那么传统医学典籍是如何记载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的呢?

我国古代的医书著作是非常多的,关于对冬虫夏草有记载的书籍主要有:《月王药诊》(亦译《医法月王论》)、《藏本草》、《图鉴》、《吾三卷香》、《金汁甘露宝瓶札记》、《寿世保元》、《本草备要》、《本草二经》、《黔囊》、《本草问答》、《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药性考》、《本草再新》、《柑园小识》、《四川通志》、《本草图说》、《纲目拾遗》、《文房肆考》、《本草正义》、《重庆堂随笔》等等古医药书。

关于书籍中对冬虫夏草最早的记载,如今经过研究认可的就是,《月王药诊》亦称《医法月王论》),这是在公元710年,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到西藏后的书籍,书籍上提到了冬虫夏草功效中的治-肺部疾病的作用。公元780年《藏本草》中提到了冬虫夏草"润肺、补肾"的功能。

在《图鉴》:"冬虫夏草生长在高山雪线灌丛林地,清肺热,治肺病,培根病。" 《吾三卷香》:"冬虫夏草可治胃痛,筋骨疼痛。" 《金汁甘露宝瓶札记》:"冬虫夏草味甘,性温。滋补肾阴,润肺,治肺病、培根病。"上面三本书详细的描述了冬虫夏草的性情是平和的并对肺热、胃痛具有非常好的功效作用。

在此后随着中医对冬虫夏草的进一步深入的认识,更有了非常详细的记载说明,比如记载了冬虫夏草形成过程与产地是这样描述的,《黔囊》:"夏草冬虫产于乌蒙山地区,西北塞外,夏天钻出地面变成草,冬天眠于土里化为虫。" 《四川通志》"冬虫夏草产于里塘地区拨浪江山,性温暖,有补精益髓的功能。"

在《药性考》(原名《太医院手记》)对冬虫夏草做了如下的描述:"味甘、性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又有《本草从新》记载:"该药味甘性温,有补益精气的作用,专补命门之火。《中国药典》记载:冬虫夏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中药精华》载:归为补阳药,味甘,性温。入肺、肾经。具有补虚损,益精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可治痰饮喘嗽,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自汗,盗汗。诸凡虚疟、虚痞、虚胀、虚喘、虚痛、血虚、气虚均可治之。以上中药典籍都详细的记载了冬虫夏草是阴阳双补,性情平和,对体质虚弱、贫血、肺与肾等都有非常好的功效作用。

以上古籍对冬虫夏草功效作用的记载,主要提到了冬虫夏草药性平和、对补肺、强肾、益精气,理诸虚百损,并且是一种适用人群非常广泛的滋补佳品。因而冬虫夏草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广泛欢迎,畅销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享有极高的声誉。因为生长环境特殊、寄生幼虫专一、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天然冬虫夏草遭遇资源危机,其价格也是连年上涨,200元每克起步的价格,堪称“一克虫草一克金”,乃有“软黄金”之称。

为了让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为更多人所享,一代代科学家们为之坚持不懈的努力。从1980年青海牧科院培育出蝙蝠蛾被毛孢Q80菌株,后更名为中国被毛孢,并于2010年正式被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药监局确认为唯一正宗的冬虫夏草菌种。至此条件成熟,开发出纯正的冬虫夏草菌粉制剂——百令片,并投入工业化生产……

百令片就是从青海玉树的天然冬虫夏草中分离获得菌种(中国被毛孢),运用低温深层发酵技术制成的发酵菌粉制剂。百令片分离获得的菌种与天然冬虫夏草指纹图谱对比相似度高达97.8%,菌粉成份与天然冬虫夏草保持一致,并且总氨基酸含量、虫草多糖含量、虫草素(腺苷)含量超过天然冬虫夏草含量,比之天然冬虫夏草的品质更优。因此,百令片能够达到冬虫夏草的医疗保健功效,成为其理想的替代品,而价格仅为天然冬虫夏草的1/50

百令片源于天然胜于天然老百姓吃得起的冬虫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