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留心!流鼻涕不全是感冒 6类鼻涕暗示这些健康问题!

来源: 平度市人民医院/qdpdyy

冬天是宝宝们感冒的多发季节,看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孩子,父母焦急万分。但其实,流鼻涕也不全是感冒的缘故,“鼻涕虫”中可藏着不少大学问。


1.清水样鼻涕:


   多见于感冒初期或过敏性鼻炎。感冒初期流清鼻涕,是鼻黏膜为了将附着的病原体冲走而分泌出大量黏液。这时家长需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或根据医嘱口服感冒药或抗病毒类的药物。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初期症状类似,除流清鼻涕外,还容易打喷嚏。家长可带孩子到医院做过敏原检查,明确病因后远离过敏原,或按医嘱使用药物。


2.白色黏稠性鼻涕:


   多见于感冒加重期或慢性鼻窦炎。感冒加重后鼻涕会慢慢变成又稠又厚的乳白色,若超过10天感冒仍不见好转,并伴有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时,应警惕孩子是否患上了鼻窦炎,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检查。

3.黄绿色脓性鼻涕:


   多见于病菌侵入。当出现黄绿色脓性“鼻涕”时,则提示孩子的身体可能被病菌入侵了,白细胞和病菌“同归于尽”后被排出鼻腔外,此时的鼻涕就会变成黄色、绿色或黄绿色。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让医生判断是否为病毒性感染或细菌感染,以及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4.粉红或红色鼻涕:


   鼻黏膜破损可能性大。多见于鼻腔干燥、鼻外伤、鼻腔炎症等情况。家长日常生活中要及时纠正孩子挖鼻孔的坏习惯。


5.灰、黑色鼻涕:


   多由雾、灰尘、粉尘等引起。鼻腔吸入大量粉尘、灰尘、烟雾颗粒时,与鼻涕在鼻腔里混合,容易出现“黑涕或灰涕”。因此,雾天带孩子出门时,一定要给宝宝戴好口罩,减少尘土和烟雾颗粒的吸入。

6.单侧流脓鼻涕且有恶臭:


异物进入鼻腔可能性大。若孩子出现单侧鼻孔流脓鼻涕,且带有恶臭或血丝,那么鼻腔异物的可能性很大。家长可先询问孩子或回想,最近是否接触过黄豆、花生等大小的食物或小玩具。若出现该情况,需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流鼻涕时,家长们务必知晓正确的擤鼻方法:上身前倾,每次只擤单侧鼻孔,轻轻擤鼻,不要太用力。切忌按住两侧鼻孔同时擤鼻,这样容易增加鼻腔气压,加重耳朵负担,还可能会让鼻涕从咽鼓管涌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同时,太过用力擤鼻可能导致鼻腔出血,擤鼻后记得给孩子清洗双手。

你会擤鼻涕吗?方式不对危害大
擤鼻涕不当的伤害
吹气用力过猛造成结构破坏

不过,尽管极其罕见,人们用力吹气擤鼻涕,产生的压力足以造成严重的伤害。在这些病例中,大多数人都患有慢性鼻窦炎,或是存在擤鼻涕用力过猛造成的结构损坏。这些损伤包括眼窝底部的骨折;空气被迫进入两个肺叶之间的组织;空气强制进入颅内造成的严重头痛;甚至是食道的破裂。

一项研究观察了那些有鼻音和没有鼻音的人吹气时产生的压力。慢性鼻窦炎患者产生的压力比没有鼻音的人要高得多,高达9130帕斯卡(国际单位制中表示压强的基本单位,简称帕)。研究人员还发现,同时堵住两个鼻孔擤鼻涕产生的压力比用一个鼻孔吹气的压力也要大的多。

另一项研究比较了擤鼻涕、打喷嚏和咳嗽的压力。结果显示,擤鼻涕时产生的压力比其他两种动作产生的压力要高出十倍。更让人担心的是,该研究还发现,鼻子剧烈吹气后,黏性液体进入了鼻窦腔。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造成病毒感染的一个过程,并使得感冒变得更加复杂,因为鼻窦中“掺进”了鼻腔细菌。不过研究人员尚未证明这一点。

总的来说,反复、剧烈地擤鼻涕会带来更多的风险而不是好处,尽管这似乎是我们面对鼻塞时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擤鼻涕的正确方法 轻轻吹气每次清理一个鼻孔

人们应当轻轻地吹气,或者每次清理一个鼻孔。使用适当的方法能够减少吹气的必要,也能更省力地清洗鼻子。“如果你总反复擤鼻涕,可能是鼻子出现了一些症状,比如花粉热或鼻窦炎等,这些都应当得到重视并进行全面的治疗。”此前有文章指出,我们打喷嚏是因为灰尘、花粉或细菌引起的,这是因为我们想从鼻腔中除掉一些“不受欢迎”的东西。

由于受到刺激,空气被迅速地从鼻子和嘴中挤出来,并一并带走那些刺激我们神经让我们感到不适的物质。“脑干是一台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的神经计算机,一些你认为是不恰当的反应,实际上只是系统间的小疏漏。”


擤鼻涕的小窍门 借助药物减轻鼻塞和黏液量

既然想要避免使劲吹气,还有哪些更好的擤鼻涕的方法呢?人们可以寻求减充血剂或抗组胺药等外界帮助,这些药店里可以买到的药能够减轻鼻塞并减少黏液量。减充血剂含有诸如羟甲唑啉和苯肾上腺素之类的成分,多是药片或是喷雾剂的形式。它们的工作是收缩鼻黏膜内的扩张血管以及减少产生的黏液量。

盐水鼻喷剂能够一定程度上治疗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并且能够减少药物需求。它一般通过增加鼻纤毛的“工作效率”以及稀释又厚又稠的黏液来起到清除的作用。

另外一种名为“鼻窦抽吸”的方法,是利用特殊的医疗设备将盐水喷到鼻腔里,并将黏液和杂物冲洗出来。一项研究发现,这种方法能够降低急性中耳炎和鼻窦炎的风险。

来源:人民网健康



【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疗资讯和相关服务咨询,疾病具体诊疗方案建议来院面对面咨询专业医生。 

小编那么拼,点个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