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40年|厂报编排的“数字化”变迁

来源: 华北制药/ncpc_hyjtdy

击蓝字加关注

近期,小编的手机、电脑被改革开放40年的各种报道“霸屏”

各行各业40年来的巨大变化让小编感到了深深震撼

年底了,结合自己的工作小编也想谈点自己的感受

下面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

看看华药厂报编排有哪些深刻变迁~

   作为《华北制药》报一名编辑记者,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内网、查邮箱,下载通讯员稿件,用键盘和鼠标开启自己一天的工作。而在我的电脑旁,一摞厚厚的合订本,却用它泛黄的纸张、朴素的版面编排无声地诉说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厂报走过的峥嵘岁月和数字化变迁。

编稿:从一纸一笔“爬格子”到“无纸化”办公

1985年12月初,华北制药厂南门东侧小二楼上,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厂报总编辑王洪兴带着几个刚招聘来的年轻人,开始了《华北制药》(原《华药周报》)的创办历程。

    王洪兴曾在华药工作,后调到《石家庄日报》工作,从一个普通记者干到副总编辑,又到市委宣传部政策研究室当主任。几个月前,华药党委决定要办一份企业自己的报纸,才把他请回来。刚招聘来张登科、赵忠和姚朔等人都是一线工人,对报纸的编辑出版都是两眼一抹黑。现年62岁,一直干到退休的厂报“元老”级编辑姚朔坦言,“我们几个听都没听说过报纸怎么出来的,对采访、写稿、编辑排版更是毫无概念。”要按照领导要求,第一期厂报必须在年底刊出,这对他们无疑是一个大考验。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边打扫办公室、置办办公用品,一边跟着王总编学习,还要到处跑着联络通讯员、印刷厂。好在每人有一辆自行车,厂里厂外都可以去。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终于在这年的最后一天拿出了厂报的试刊号,下发到各单位职工手里征求意见。

12月31日是星期一,创刊号在下个周一又如期出版。这也就定下了厂报每周一出版的“规矩”,一直延续至今。

 1987年,厂报的编辑在评报。右起:张登科、陈富强(后)、王洪兴、王丽莎(后)、朱森青、姚朔。

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所有的文章都是手写的。第一批收上来的稿件千姿百态,什么样的都有。有写在记录纸背面的,有写在包装纸上的,还有写在烟盒上的;有的人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有人写得伸胳膊抬腿,还有人写的龙飞凤舞,让这些刚上手的编辑们“识文断字”好久才能明白作者的意思。为了提高编稿效率,提高报纸质量,厂报在试刊号二版还特意刊出一则《通讯员须知》,规定了书写规范要求。考虑到通讯员投稿的便利和稿件时效,厂报在俱乐部、总厂南门等地设立稿箱及时收集稿件。

所有这些稿件由编辑们一一筛选,然后在稿纸上勾画修改,最后在稿纸上誊写清楚,总编签发后再交印刷厂排版。这种现在看来十分原始的“爬格子”编辑过程一直持续了10年有余。直到1994年,厂报购置了第一台电脑。这在当时是个“破天荒”的举动,因此这台有着24吋大显示器的“宝贝”也受到了贵宾级别的礼遇:专门辟出一间办公室,铺设木地板,安装空调以保证其通风散热……“这个电脑在当时的唯一作用就是打字,也不能上网。”姚朔老师介绍,因为多人共用一台,电脑打字在当时普及起来也很困难。直到1999年,新成立的新闻中心购进一批组装的“大脑袋”电脑,编辑记者们才渐渐学会了用五笔、拼音输入法“敲稿子”。后来又把几台电脑用网线连接起来,搞成了一个只能内部交换信息的小局域网,使厂报的编辑流程有了一点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办公越来越普及。2007年,集团公司局域网上线,让基层投稿也从线下转到线上。2011年入职厂报的我,对采访回来电脑写稿、发“奇迹邮箱”审核、给印刷厂传版等一系列无纸化办公操作均已习以为常。一纸一笔“爬格子”的编辑过程,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

排版:从全体出动跑印刷厂到电脑电话实时遥控

12月21日周六下午,由于厂报稿件临时变动,需要调整版面,我和印刷厂排版的小刘约好时间同时上线,我将编辑好的稿件和图片按规定格式做好,用绘图工具画好版面,打包发过去,然后再通过电话、网上沟通。她那边很快就在电脑上排好版面发回来给我校对。经过网上校对和审核程序,足不出户就完成了调版。

时间拨回上世纪80、90年代。同样的一份报纸,当年最多时报社的定员是12人,而且每个人都异常忙碌。即使是比现在多一个工作日(当时周六也上班),排版工作也必须从周二、周三就要开始。编辑需要精确地计算好每一篇稿子的字数,测量好每个照片所占尺寸,还要考虑好每个栏头需要占用几个字的位置。一旦出现失误,不仅自己要返工重新计算和设计版面,印刷厂的排版工也得重新排版,甚至对稿件重新进行一次照相打字。费工不说,可报纸周一必须出版,时间耽误不起。所以,当时的编辑部除了文字编辑,还设有美术编辑一职,负责所有版面花纹、栏头、艺术字、底纹等各种装饰性文字、图案的设计制作。版面责任编辑每次画版样都要与美编沟通,设计好的标题栏头等也要送出去制成印刷用锌版。为了使版面看起来丰富多彩、形式多变,编辑们每个人手里都预备出很多花样栏头、花纹、底纹等。据不完全统计,仅1986年合订本中运用的各式栏头就达几十种,其中特色栏目《百花坛》的栏头达14种之多。

1986年厂报设计的各种栏头

为了方便排版编辑、修改和校对,每逢周六,厂报全体编辑都会去印刷厂现场校对。“当时承印厂报的是石家庄日报对面东新印刷厂,大家都骑自行车过去,按照已经画好的版样纸,现场指导印刷厂的排版工排版,而一旦排好再改就很难。”姚老师对当年排版的繁琐至今记忆犹新,“最麻烦的就是换稿子,记者一个人写稿子,需要厂报编辑、印刷厂拣字工、排版工、印刷工一起等着,少了一个都可能使报纸不能按期出版。”即使是到了1989年开始应用胶片照排技术,排好的版面需要修改,也必须撤多少字还得在原位置补多少字,多了放不下,少了会“开天窗”。

随着互联网技术、激光照排技术的普及应用,从1994年开始,排版技术不断进步,渐渐地电脑PS替代了美工,网上海量花纹、底图实现免费下载,几十种字体任意选择,而排版软件的应用也让版面修改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彩印的应用让版面也更加鲜活。


2018年12月28日,厂报编辑在用电脑排版

印刷:从铅活字印刷术到激光自动照排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相信,厂报最初的印刷应用的还是我们的老祖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姚老师介绍道,一个版面6、7篇文章,字数4500左右,拣字工光拣铅字就需要花费一天多的时间。通常发行量大的报纸,版排好打纸型浇铸成整版,就保证了版面的完整。可华药的厂报发行量仅几千份,打纸型浇铸不仅成本太高而且耽误时间,所以印刷厂大多是把排好的活字版直接用上机印刷。这就在印刷过程中容易出现铅字丢失、错位等差错。厂报就因此发生了印错人名、职务的失误。好在这种落后的印刷技术没有持续多久,到1989年就过渡到了胶片照排印刷。厂报印刷正式告别了“铅与火”。胶片照排印刷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对每一个字进行照相,然后打印出来,虽然省了捡字排版的麻烦,但也带来了版面一经排好就难以更改的麻烦。

1987年,厂报正在召开编前会。右数分别为王洪兴、戴泉力、张登科

   1993年,河北日报社印刷厂在石家庄地区首家装备一台华光“超思”激光照排系统,进行报纸印刷。这个“划时代”的印刷创举,将电脑和激光打印机连接起来,实现了文字、图片的实时更换、修改,排版效率大大提升,印刷质量也更有保障,这让厂报的各位编辑老师们心动不已。但当时那家印刷厂业务量大,无暇承接更多。在多方疏通无果的情况下,华药决定“自掏腰包”购进一套激光照排打印设备。厂报时任社长戴泉力与综合实业公司协商,从山东潍坊花费十几万元购进设备。经过半个月人员培训后,正式使用。随后,数码相机开始正式应用到日常报道中,数字化排版渐渐普及,之前的黑白印刷和每逢重大节日、重大事件才能用的套红印刷,到了2002年以后改为1-4版彩版、2-3版黑白,并沿用至今,特殊时候还可以采用质量更好的铜版纸,相比之前清晰度更高、色彩也更绚烂。

90年代,姚朔采访著名演员张甲田,随后在厂报四版刊发专访文章《还是那个游击队长》。

一本厂报就是一部企业史,一部厂报的编排史体现的也是一个时代的数字化变迁。32年弹指一挥间。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厂报人铁肩担道、笔写春秋,像一位专注执着的匠人,一锤一眼用心雕刻记录着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瞬间、职工生活的每一个印记。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抚今追昔,作为新时代厂报人,手握接力棒,重任在肩,我们将以前辈为榜样,紧随时代脚步,奋勇前进,做好本职,在厂报上续写华药新的历史和辉煌!


【本期图片由戴泉力、姚朔提供】

本期编辑 权伟娜】


华北制药品质文化核心理念

企业宗旨   人类健康至上  质量永远第一

企业使命   一切为了人类健康

企业愿景   打造国内领先、 国际一流的

                  医药健康产业集团,设美丽

                  新华药

核心价值观责任引领  品质卓越  和谐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