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冬令时节更要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突袭

来源: 步長制药/buchangpharma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平均每天就有9590人因为心脑血管病而死亡,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进入冬季以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近日,记者在上海浦东新区公立医院急诊门口看到,短短一分钟内就有3辆120急救车送来抢救的病人,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老年患者。

冬季来临,天气变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老年人血管大都已经出现一些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血管再一收缩,使得血管的官腔更加的狭窄,就非常容易出现栓塞,造成脑血栓。高血压、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


心脑血管意外为什么在秋冬季高发? 应该如何应对?


1、气温低

寒冷,常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

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 10 ℃,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 7%。

应对策略

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合适的室内温度,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


2、血压波动大

冬季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等,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血压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

应对策略

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还有,避免情绪波动。


3、血胆固醇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

在秋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摄入高热量食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应对策略

不能因为天凉衣服穿得多,看不出身材,就肆无忌惮「贴秋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


4、维生素 D 下降

研究表明,秋冬季体内维生素 D 水平会有所下降。

不少临床研究证明,维生素 D 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维生素 D 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应对策略

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天气适宜时,多出去走走。另外,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5、体力活动减少

天冷,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再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应对策略

适度运动。适度的意思是,要动起来,但也不要动到心肺承受不了的地步。别总窝在沙发里,做点家务活儿,也算是轻量级的活动。


6、空气污染

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出门运动一下,却发现室外雾霾严重。

空气中 PM 2.5 等污染物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发心脏病。

PM 2.5 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秋冬季 PM 10 和 PM 2.5 水平明显升高。

另外,雾霾天的气压低,空气中的氧浓度也低,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从事室外活动较容易缺氧。

应对策略

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还是减少户外活动,乖乖呆在室内吧。如非外出不可,应戴上防霾口罩。


7、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

应对策略

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


出现相关症状应该怎么办?

研究表明,气候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专家指出,当气温下降时,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更容易发病,包括既往有心梗者、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者、吸烟酗酒者以及肥胖和久坐不动的人。当出现胸痛和气短等症状时,应紧急寻求医疗救助,这一点至关重要。


如何做到提前预防,安全健康的度过冬季?

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大众除了做到控制血压、注意保暖、饮食清淡、适时锻炼之外,还需要学习点更专业的知识

了解冠心病,三分钟视频让您早知道

脑卒中,俗名脑中风。三分钟视频教你如何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