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话生姜,散寒健胃助你过寒冬

来源: 龙川县中医院/lcxzyy1963

      冷空气来袭,小编身边怕冷的朋友们又开始用起各种抗寒道具:暖暖贴,热水袋、电热毯……可是你知道吗?保持喝生姜水的习惯,长期坚持下来,除了不怕冷,感冒也会变少了。


      一杯生姜水真的这么有效吗?就让我们来细说姜的功效,助大家渡过寒冬。



      生姜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民间素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还有“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早在春秋时代,《论语乡党》中就有孔子生平“不撤姜食”的记载。可见两千多年前,人们就知道吃姜对身体有益。


      据悉,生姜主要含挥发油,如姜醇、姜烯、姜烯酮等,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发挥驱寒、健胃止呕等作用。而辣味成份姜辣素,则发挥改善食欲的功效。所谓药食同源,那么从食材、药材两方面,姜究竟应该怎么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食用:生姜健胃增香,还能改善食欲


      作为食材,生姜味辛辣而芳香,是菜肴的主要调味品,它含芳香气味的挥发油,使各种菜肴鲜美可口;同时,姜也是芳香性辛辣健胃剂,其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增强食欲,在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正如俗话所说:“饭不香,吃生姜”。


      此外,生姜还能降低鱼、肉等荤腥味,增强温中补益作用,如“黄鳝煲仔饭”,“羊肉当归姜片汤”,生姜能降低黄鳝和羊肉腥味,增强黄鳝、羊肉的补益作用。生姜还能解鱼蟹毒,老广们常吃的姜葱炒螃蟹就是利用这一功效。



      除了冬季吃姜,老广们常讲“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利用了这两种食品的寒热性,配合了季节的寒热性,来进行阴阳调理。


      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多食热物,胃内易积火,萝卜为寒物,食萝卜可祛火生津。所以冬天常食萝卜,到了春天就不易上火。姜味辛、性微温、无毒,四季不缺,凉拌热炒做汤均可,是不可或缺的作料。夏天天气炎热,穿着衣物较为单薄,人们喜食冷物,胃内易积寒,姜为热物,食之可祛寒气,也就少得胃胀腹泻之病。


药用:炮制方式多样,功效更有针对性


      而作为药材,生姜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风寒着凉感冒时煮些姜和葱白汤喝,能起到发汗解表和胃作用,能辅助解表方药治疗感冒;生姜在止呕方面更有“呕家圣药”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生姜配伍不同方药,可治疗外感风寒呕吐,胃寒、胃热呕吐,如治疗胃寒呕吐小半夏汤,姜汁制黄连能缓和过于苦寒之性,并增强其止呕作用,善清胃热呕吐。而入药用的生姜,更因为炮制方法的不同而令功效各有侧重,可分为以下几种↓↓↓


生姜:切片鲜用,作解表药用,功效侧重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毒。代表方剂有桂枝汤等。


干姜:将生姜切片晒干,功效侧重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代表方剂有干姜附子汤。


炮姜:是干姜的炮制加工品,功效侧重温中散寒,温经止血。代表方剂如生化汤。


姜炭:姜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功效侧重温经止血、温脾止泻。代表方剂有温经摄血汤。



      此外,姜皮和姜汁也能入药,姜皮功效为行水消肿,如五皮饮中的应用;而姜汁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下面向大家推荐一款适用于胃寒易嗳气者的茶饮——陈皮生姜消食饮。


取生姜3片,陈皮丝3-5克(可加适当红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一天两到三次。这个姜茶陈皮饮中姜能温中养胃,陈皮能理气,两者搭配适宜口淡,常消化不良,嗳气的人群饮用。



活用:敷贴、泡脚和熏灸,传统疗法亦适用 


      除了内服,生姜还可以外用。生姜可治晕车晕船,生姜一片贴于肚脐,外贴膏药敷着,能缓解晕车呕吐。


      生姜还可用于泡脚,能驱寒保暖,缓解疲劳,预防感冒,消除脚气。捣烂姜块后加入热水中浸泡,能温经祛寒,立冬后体寒人群的不错选择。但要注意的是皮肤对生姜有过敏史的禁用。



      最后,小编这里要提醒下跃跃欲试的亲们,生姜使用还是有禁忌的,由于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所以,建议大家使用前先找中医师辩证,根据自己体质对症使用。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