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非洲猪瘟的疫苗和药物,还有多远?

来源: 友成制药/youchengzhiyao

非洲猪瘟从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被发现以来,100年以来已在欧洲、拉美、亚洲等地区传播肆虐,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8年8月第一例非洲猪瘟在辽宁暴发,至今已几乎传遍中国各主要养猪省区。


这100年的人与非瘟的对抗中,人们了解了非瘟的传播机理和发病特点,比如免疫细胞中重要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是非瘟病毒优先感染的目标,非瘟病毒在感染的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中大量复制,增加数量,因此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也被认为是病毒持续感染和传播的关键。感染的细胞会分泌特殊的蛋白质,抑制被感染的细胞死亡,使得受感染的细胞存活并快速散步机体全身。


但目前仍无可用的疫苗和药物,高致病性毒株感染死亡率可高达90%-100%。疫苗和药物的研究到底有了哪些进展呢?



 1.弱毒苗已有,但没有实用性

在疫苗研究上,利用灭活毒株、弱毒株研制出来的疫苗被证明无法有效防控非瘟。曾有消息称美国已研制出非瘟疫苗,并将上市,但经了解后发现不过是翻译出了问题,所谓疫苗实际是利用弱毒株研制出的仅有一定保护性的疫苗,与当年西班牙利用弱毒株研制出的疫苗差异不大,实际应用价值不大。目前判断疫苗短期内不会有什么进展。



关于弱毒苗的效果,有这样的研究:研究人员给31头猪注射非瘟病毒弱毒株后,一些猪出现病变,症状包括病毒血症、发烧,NK细胞水平与不注射病毒的猪水平相同,IgA、IgG2,IgM水平提高,出现高水平的对弱毒株病毒特异性的抗体,而没有对高毒性毒株的抵抗力。一部分猪注射弱毒株14天后也不出现病毒血症和发烧症状,NK细胞活力提高,各类Ig蛋白水平不变,并产生低水平的弱毒株特异性抗体,但能抵抗之后注射的高致病性的非瘟病毒强毒株。


这表明弱毒株制成的疫苗虽然可以产生抵抗高致病性的非瘟强毒株的抗体,但是保护率不高,难以在实际生产中使用。



 2.非瘟药物有突破口,但离应用还很远

在非瘟治疗药物研发上,科研人员找到了较可行的突破点。非瘟病毒感染猪只后,会侵入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质中,大量的复制,增加个体。几个病毒感染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复制成几万、几十万个,迅速地扩散中全身。人们发现非瘟病毒的复制依赖于一种II型拓扑异构酶,它的作用就是帮助解开处于超螺旋状态的非瘟病毒DNA链,解开后的DNA才能进行复制。这为研究非瘟治疗药物提供了思路,可以将II型拓扑异构酶作为靶点研制药物。



研究人员发现,非洲猪瘟病毒II型拓扑异构酶会受几种喹诺酮类物质(抗菌药中的一个大类)的抑制。在体外实验中,氟喹诺酮(喹诺酮中的一种)能抑制非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对已经感染的细胞能抑制病毒DNA的复制,但不能切断病毒DNA。同时氟喹诺酮能打乱病毒合成蛋白质,这意味着病毒不能正常的组装成新的有毒害作用的病毒,无法扩大感染范围。并且达到抗病毒浓度时,氟喹诺酮不会毒害健康细胞。另一种喹诺酮——盐酸恩诺沙星也能阻碍非瘟病毒复制,切断非瘟病毒DNA链。


染料木素,一类异黄酮素,也被发现会阻碍非瘟病毒对猪单核细胞的感染。这种异黄酮素同样能够抑制II型拓扑异构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非瘟病毒的复制。与喹诺酮药物不同,异黄酮素不能阻断非瘟病毒侵入细胞,对非瘟感染早期无效。在感染中期,异黄酮素被添加到单核细胞中,能阻碍病毒DNA的复制。此外,异黄酮素能阻断晚期病毒转录和晚期病毒蛋白(用来组装非瘟病毒)的合成,从而减少病毒复制数量。


不过,这一切研究成果都只停留在体外实验阶段,投入实际生产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例如在体内这些药物是否同样有效;如何确保在病毒周围达到足够药物浓度而不会毒害机体;非瘟病毒潜伏时间短,这些药物是否能做到及时治疗?


只能期待对非瘟防治方法的研究能早日获得新的突破。


来源:PSY应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