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雨水养生

来源: 德州市中医院/dzszyy

今日雨水

2019年2月19日  星期二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睡眠篇:养生眠食很重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例如: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正所谓“人卧血归于肝”(《黄帝内经》),在春季,应“夜卧早起”。虽说“夜卧”,但也不应晚于11点喔。

饮食篇:春来祛湿宜食粥


唐代孙思邈提到,“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


粥不仅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若在粥中加入一些药材,还能帮助调理一些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



祛湿佳品粥非薏苡仁党参粥莫属,还可补气补血。


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不但如此,它还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就是从薏米中提取的。此外,薏苡仁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


做法】:薏苡仁30克洗净,放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克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净,三者放入锅中,加水后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放冰糖适量调味。


情志篇:平心静气健脾胃


春季养脾健脾很重要,养脾也要静心。


1. 心平气和,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2. 静心养气,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耗心气,使心气充和,进而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


对于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适,加上饮食、睡眠的调养,健脾的功效才会非常显著喔。

保健篇:做做这些可养生


在雨水前、中、后三天做下述养生运动,以此来提高肾、肝、脾脏腑经络功能。



1. 撮谷道(提肛):即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先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约1~2分钟,若大便后应延长至2~3分钟,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2. 漱口吞津: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具有灭杀微生物、健齿助消化、强肾益脑等作用。


3. 揉腹:每日上午10时前后以及晚上睡前,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120次,再揉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次数可因人而异,饱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症、肿瘤等则不宜施行),可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

雨水艾灸,养肝莫忘调脾胃


在春季,肝脏活动比较旺盛。《黄帝内经》有“春主肝”之说。但是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导致脾胃受损。同时,因为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艾灸调理的原则是疏泄肝气,以免过旺之肝横逆犯胃,出现胃痛、胃胀、腹泻、便秘等一系列肝脾不调的症状。


艾灸取穴:关元穴、章门穴、足三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