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如何去定义患者类型?

来源: 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



 专栏作者/王积华

 深度挖掘,广泛传播:让营销成为一种信仰。文章首发于作者个人公众号:WoMarketing。


早些年做销售代表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患者类型”这个概念。那时候负责一个抗抑郁药物,当年市场部更新了患者类型,推出“工作人群”的概念和画像。


在年会上经过培训后,迫不及待跟客户要生意,没想到等来的是各种质疑。


一位专家反问:“工作人群?什么是工作人群?难道目前有工作的患者都是你们的优势人群?”


一开始我们还尝试去解释甚至争辩:“工作人群对警觉性操作要求高啊,比如驾驶,1s的迟疑都会带来生命的危险,而我们产品和竞品相比不影响警觉性操作,所以工作人群就是我们的优势人群啊”。


当时我们认为这个解释很合理,但是争论一直不休,碰壁多了,也开始反思是不是市场部给出的患者类型有问题?


但是问题出现在哪里自己也说不清楚,后来随着市场部换人,患者类型也跟着更新了。


这件事在我的心里成了悬案,直到后来自己也去了市场部,经过每一年设定患者类型的纠结,这一”悬案”也逐渐落了定。



 (一)从谁的视角定义患者类型?


医药行业和消费品不一样,决策者,使用者,购买者并不是同一个人。


一般情况,医生负责点菜,患者服药体验,医保来买单。药企当然都希望医生点自己产品这道菜,所谓“看人点菜”就需要我们从医生的视角去描述患者类型。在这一点上,患者成了我们最好的“品牌提示物”——当患者出现在医生面前,医生可以直接联想到我们的产品并开具处方。


任何结论都有一个前提,上述观点也是一样,不难看出,从医生视角出发是基于医药企业现有的业务逻辑,门诊和病房等发生诊疗决策的场景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从患者旅程上看,诊室内场景只是旅程中的一个环节,当今的营销已经不局限于只影响诊疗决策这一个动作,从患者发现症状到长期疾病管理,从激活,到融动和倡导,完整的路径为我们提示了更丰富的营销意义。


在不同的场景中,关键决策不同,决策者和影响者也不同。“患者类型”服务于营销目的和营销决策,当场景发生变化时,营销决策发生变化,描述患者类型的视角也要做出相应调整。



比如,在患者出现症状去医院就诊前,可能会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疾病信息和医生信息,如果我们想在这一环节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那么患者类型的描述更多是互联网行为数据,医生视角在这个场景下并没有意义。


去年SO部门招来一大牛,对接我们市场部,她对市场营销很感兴趣,主动提出为我的团队提供网络爬虫服务,我把一些主流的医疗服务网站给她,想看看高血压患者常用哪些语言和关键词汇。


结果出来后,即使没有做精细化的数据分类处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控制”两个字是绝对高频率出现的标签,而“血压达标”的字样似乎并没有出现。


如果我们的营销内容是面向患者的,那么与“达标”相比,“控制”这两字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洞察切入点。



当然,基于医药企业现有的业务模式,市场部给到销售团队的仍然是从医生视角出发的患者类型。



 (二)如何开发患者类型?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消费者画像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精准。


听说百度可以为消费者标出两百多个标签,不过,即使是大数据,很多时候也只能反映消费行为的相关性,反而有些“小数据”,更能解释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标签不在乎多少,重要的是每个标签背后的意义。


和消费者画像一样,患者画像的开发依据同样的方法论。首先要明确“患者类型”在营销决策中的角色是什么,它应用的场景决定了定义的视角。


其次,对于既定的视角,需要从数据颗粒度的角度对该患者类型做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这里包含几个维度的概念,从上至下聚焦看,分别为:



(以医生视角的患者类型为例)


Patient pool:回答了某类医生眼中有多少这样的患者

Broad patient profile:通常使用statement board工具描述这一类患者类型的共性特征,回答了“我是谁?”

Detailed patient profile:通常使用behavior & attitude board工具归类描述一类患者共有的细节特征,比如患者行为,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参与治疗的程度,治疗需求与情感需求等特征。

Patient persona:用一名虚拟的患者案例展现患者类型,比如张奶奶,李阿姨

Patient case:用一个真实的病例展示患者类型,反映诊疗流程各环节必要的临床数据信息



我们在做workshop时候,都能脑洞大开,给患者贴上N个标签,但更重要的是,针对这些标签,我们是否能回答出以下问题:


1. 在这些标签中,哪些标签能解释医生的诊疗决策和处方行为?

2. 按照对医生决策的影响力大小,这些标签如何排序?

3.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是如何感知到这些标签的?

4. 对于有决策意义的标签,是否能体现我们品牌的竞争优势和价值主张?



以高血压患者为例,我们可以自问:


哪些特征标签决定了降压目标值的设定?

哪些标签决定了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

哪些标签决定了使用小剂量还是大剂量?

哪些标签决定了A+C联合还是A+D联合?

哪些标签决定了不同品牌的选择?

上述标签是否会在诊疗中出现?医生如何感知到?

上述哪些标签可以彰显你品牌的优势和价值主张?

竞品都用了哪些标签?是否有效?


回答完这几个问题,就基本能锁定患者类型的框架了。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也很容易理解,“工作人群”虽然关联了品牌的优势,但是与诊疗决策没有因果关系。


其实类似的案例很常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品牌把年龄等特征作为描述患者类型的维度,比如,患有xx疾病的中青年患者,诊断为xx疾病的老年患者。


当然,在诊疗决策上,医生也会考虑患者年龄,但是该特征对决策的影响不会排在最重要的位置。


还有一些患者类型的描述看上去很科学,但却很难落地。比如,在心血管领域,我们经常看到这样患者类型描述:xxx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xxx高危人群等。


从诊疗指南的角度上看,这些描述没有问题,但是在真实临床情境中,几乎很少有医生为患者进行全面的危险因素筛查和综合评估,当然,大医院的医生也没时间做。


即使做了各种检查,很多检查报告也未必能在当天看到结果,处方行为已经在报告结果出来之前就发生了,所以,这样的患者类型很难“活在当下”,也起不到“品牌提示物”的作用。


那么,如果医生感知不到或很难感知到上述的这些特征,是否就算无效的患者类型?


未必。


如果你有办法让医生感知到这个特征,并能关联到品牌的处方决策,问题就解决了。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却很有意义。


未来更先进的诊疗标准和现行的诊疗行为之间存在鸿沟,我们定义的患者类型也要随着时间进行演变和发展,在这一点上,很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做出了很多努力,为企业赢得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诊疗理念的提升和诊疗技术的发展,让更多患者获益。


从演变与发展的维度上看,由易到难,患者类型可以分为“首选患者类型”,“触发型患者类型”和“目标患者类型”。


“首选患者类型”是指无需你解释和强化推广,医生就能自然想到的合适人群。


比如,很多强效药的初始患者类型是比较严重的患者。


“目标患者类型”比较宽泛,更接近我们说明书上适应症描述的患者,比如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而“触发型患者类型”的trigger,就是上面提到的能影响诊疗决策的患者特征。


在品牌上市早期开发患者类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基于对诊疗理念和技术发展的预测和深入洞察,确定逐年演变的triggers,在品牌生命周期管理上做出长远的规划。



(三)是否考虑患者的情感需求?


面向患者的营销当然要考虑,而对于医生视角的患者画像,至少现阶段,患者情感需求与医生诊疗决策的因果关联不大,但医疗环境已经开始颠覆式的变化,如果局限于医生的视角,势必会影响营销的宽度。


患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随着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提升,在很多疾病领域,患者参与处方决策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以患者为中心”就要考虑患者各层次的需求,而面向患者的营销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找到新的营销模式。


尽管现阶段各大医药公司都打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旗号,但都是在摸索中前行,真正能做到的几乎没有。原因很容易理解,因为业务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业绩的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医生在院内的处方行为。


如果考虑满足患者更多的需求,比如院外的疾病管理,就需要为患者提供“超越药品本身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追加市场投入,提供产品之外的服务,即使目前很多技术已经可以低成本获得,但是额外的服务仍需要新的盈利模式、完善的价值网络,以及公司内部支持性的结构和流程才能持续。


随意漫想,今天以前,我们为自己的产品找患者,未来,很有可能,我们在为患者找产品。


得患者者,得天下。


未来如何,谁知道呢?


走着看吧,毕竟,有些公司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起航了。



延伸阅读

从一份DA说起,看市场部品牌打造

案例说丨市场部是如何做好洞察的?



50+内外资SFE领域高管

600+SFE和培训同道

6大SFE和培训专题

带你探索2019年SFE和培训

破局之道!

一起来思齐


2019绩效优化年会(第四届)



 戳“阅读原文”,看SFE如何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