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猜丨药典中的这味“毒药”,正是许多中医处方的必备之中药!

来源: 中药百科/zhongyaobaike


半夏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活用于《伤寒杂病论》,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现代研究证实,半夏具有镇咳、祛痰、镇吐、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早孕等药理作用。



半夏巧配伍


笔者常用半夏配伍治疗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失眠、呕吐、面部痤疮等病证,临床效佳半夏为有毒之品,但炮制后,毒已大减。


笔者在临床大剂量用半夏的指征有二:一是胃不和卧不安之失眠;二是舌苔厚腐腻之痰浊。


附子配半夏,《中国药典》将其列为禁忌,源于《神农本草经》十八反之乌头反半夏。但临床见附子、半夏同用,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此方乃仲景治疗寒邪内阻,阴寒湿浊上犯,出现腹中雷鸣疼痛,胸胁逆满呕吐之证而设。笔者用附子半夏同用治疗呕吐,疗效明显,未见不良反应。辨证要点为畏寒怕冷,呕吐痰涎,即存在“寒”“痰”的病理因素。


半夏用量探讨


《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半夏的用量为3~9g,但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以该用量治疗疾病时某些疾病难以取效。


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广泛应用半夏,且随证施量精当。如射干麻黄汤中用半夏8枚,甘遂半夏汤中用12枚,小柴胡汤中用半夏半升,大半夏汤中用二升。根据现代考据测量,半夏一枚约为0.8g,一升约为120g,可见半夏在经方中的剂量阈有6~240g之广,其中用量半升(约60g)的处方最多,占全部43首中的26首。当然,还需考虑患者病势,随证施量,当病情缓解时,亦应中病即止、中病即减,或改用丸散膏丹善后调理,不可一味强调大剂量。


吴鞠通论半夏为“一两降逆,二两安眠”。改变半夏的剂量,临床适应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即量变致新。



笔者经验谈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半夏的量效关系、方药应用及减毒策略,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极大提高临床疗效。


笔者认为,半夏6~15g和胃,15~30g止呕,30~60g安眠;对于痰浊深重,或者急危重症更应较大剂量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伤寒论》原书中,半夏治疗呕吐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随着呕吐程度的不断加深,仲景使用半夏的量也呈线性增加:二合半治发热微恶寒、微呕;半升治往来寒热、喜呕、呕不止;一升者治呕家;二升治胃反呕吐。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半夏消痰化浊的辨治要点,即苔越厚腐腻,用量越大。同时,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在使用半夏时会让患者自备生姜3~5片,出锅前10~15分钟放入,以和胃减毒,同时效力不减。




【每日一猜】


猜猜这味中药是什么?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隔天【每日一猜】推文可查看答案

欢迎大家多多参与~


上期答案:桂枝。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流畅血脉,入心、肺、膀胱经,既走表,又走里。发汗力虽不如麻黄,但长于助阳、温通经脉、温中散寒,并能通阳化气而行水消肿,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疗阳虚、经寒血滞、水肿及痰饮诸证可投。

上期回顾:清明前后别喝它,毒过蛇、会致命!

本文选自《临证方药量效求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九歌(微信号:13714982120)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思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中医思维,微中医旗下精品号,分享中医理论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以医交友,共享美丽健康人生!


学习中医,传承经典,选好书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