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也能够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可对人体各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了解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能保证抗高血压药的安全使用。本文列出了降压药物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并针对不良反应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药物类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CCB)等。
应对措施
1.为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出现,大部分降压药物宜在饭后用温水吞服,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2.若患者出现如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通过合理调整饮食来改善症状,并适当多饮水以补充水分;
3.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停用该药,并就医随访。
二、心血管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1.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自测脉搏观察心律、心率变化,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或是持续性心动过缓(心跳低于50次/分钟)、过速等心律失常要及时停药就医;※应对措施:
2.禁喝咖啡、浓茶或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可减少或避免引起患者不适的诱发因素。
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1.症状较轻者,可用温水润喉或漱口来缓解症状;
2.若症状较重或持续不缓解,已影响日常生活如工作、睡眠等,建议患者停用药物并来医院随访,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加湿器、雾化器或服用止咳剂、润喉剂来改善症状;
3.若服药后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对症处理;
4.如果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咳嗽十分频繁,并能排除其他病因,可在医生指导下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ARB) ;
5.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四、电解质紊乱不良反应
症状表现:低钾、低钠、高糖血症、高尿酸血症、胆固醇增高等。
药物类别:利尿剂等。
应对措施
1.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和肾功能,若出现轻度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钠,可通过日常饮食中补充含钾(橙汁等)、含钠(海鱼等)丰富的食物以纠正之;
2.如高血钾则应立即停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钾药物;
3.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类药物,并密切监测血糖;
4.高尿酸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该类药物。
五、降压药物引起的首剂反应
症状表现:“首剂反应”为第1次用药后30 ~90 min 出现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眩晕、晕厥、心悸等反应,在直立位、低盐饮食、饥饿时更易发生。
药物类别:α1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
应对措施
1.首次用药或增加用药剂量时,在睡前服用可减轻或避免首剂反应;
2.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
3.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
4.服药时间可选择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
5.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
6.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应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六、降压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症状表现:皮疹、瘙痒、面部潮红等症状。
药物类别: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硝普钠)、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等。注:常用高血压药物均有可能引起轻度过敏反应,而重度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较为少见。
应对措施
1. 若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面部潮红等,应首先进行心理疏导,采用一些放松疗法来分散其对不适感的注意力,如听音乐、看报纸、散步等,必要时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改善过敏症状。
2. 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休克等,应立即停用该类药物,并马上就医进行急救处理。
七、结语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长期大剂量服用较易产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普及患者对不良反应应对措施的了解,可以规避药物不良反应、增强疗效,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小燕. 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J]. 哈尔滨医药, 2011, 31(4): 244-245.
2.赵新荣. 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 中国药业, 2013, 22(20): 65-66.
来源:上海药讯 作者:陈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