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亲们别忘了
8月11日是末伏首日
2019年“三伏贴”最终回
我们不见不散咯~
“热在三伏”,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也在三伏。
“炎值”最高的三伏天,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各种疾患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能刺激穴位,使药物更好地循经导入。
一年一度的养生重头戏落幕之时
小编想认真的问一个问题
三伏贴
你究竟了解多少?
到底适不适合大排长队的你呢?
特针“三伏贴”热点问题,温州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叶必宏特为您解答
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三伏贴”不能包治百病,患者贴了后,不是说就不用吃药不做其他治疗了。而且,“三伏贴”治疗需要中医师诊治后进行辨证选药选穴,通常要坚持三年以上效果才会比较明显。
“三伏贴”药物中含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孕妇不宜进行天灸治疗。
2岁以下的婴儿因皮肤细嫩不宜“三伏贴”。
“三伏贴”药物药性偏温,易动血,故建议月经期妇女尤其平素经量较多者不宜贴药。
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及疤痕体质者不宜“三伏贴”。
皮肤有疮、疖、痈和破损者慎用。
糖尿病患者慎用。
疾病的发作期,如发热、咳喘等慎用。
不建议未经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诊治而自行敷贴。
“三伏贴”要起疗效,除了准确辨证选穴和药物配方外,穴位贴得准不准也很关键。各医疗机构的治疗方案都会有些不同,而网购“三伏贴”所用药物安全性难以保证,同时穴位准确性也难以保证,因此强烈患者建议去正规医疗机构相关科室诊治。
这个确实有。
绝大多数都是局部的皮肤问题,一种是患者本身对药物或敷料胶布等过敏,一种是贴药时间过长引发。
如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无明显不适,可不予以处理。
若自觉瘙痒、灼痛等明显不适,可外涂皮炎平霜等减缓刺激。
局部皮肤细小水泡可外覆盖纱布,避免摩擦水泡,防止破损,可外涂美宝等烫伤软膏。
水泡溃破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外涂抗感染膏药。
如果出现严重水疱时或发热,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温州市中医院对冬病夏治“三伏贴”根据不同病证,分为呼吸型、消化型、体虚型、骨伤型、妇科型等不同膏药剂型以及特定的穴位配伍,以满足不同皮肤类型患者的差异化治疗需求。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治疗时间因人而因,以耐受为度,达到刺激量即可,在我们推荐敷贴的时间范围内根据个人感受和皮肤反应调整敷贴治疗时间。成人每次贴敷2-6小时,儿童每次0.5-2小时,如果外敷时感到局部灼痛难忍,即可停止外敷,揭去膏药。
1、穴位贴敷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三伏时节,7-10天贴敷1次,连续贴敷3年为一个疗程。
2、外敷后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贴膏药处的皮肤有轻微发红,有的病人可能会出现水泡,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如水泡较小,不必做特别处理,最好让其自然吸收;若水泡已破,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涂搽抗感染膏药,建议及时到医院处理;如水泡较大,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3、进行穴位贴敷期间要尽量避免感冒,外敷当天宜清淡饮食,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食品,避免空调、电扇直吹。
4、在去掉膏药后可以用温水洗澡,避免冷水冲洗。如起水泡皮肤破溃后则局部皮肤应避免沾水。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中最为简、便、廉、效的疗法之一,但是同时由于该疗法本身的治疗特点,也让一些担心皮肤问题的患者朋友望而却步,其实想通过冬病夏治改善体质、防治疾病,还有很多其他疗法可供选择。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温州市中医院开展有中药内服、针刺疗法(如温针、耳穴、埋线等)、艾灸疗法(如隔姜灸、督脉铺灸等)、推拿点穴手法治疗等。
不同疗法有不同的适宜人群,建议到各中医专科接受正规中医药诊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叶必宏
温州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师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级名中医方剑乔教授、省级优秀毕业生,入选浙江省温州市政府“551人才工程”、温州市卫生计生委“双鹰计划”人才项目,借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工作1年。
擅长运用中医针灸手法治疗急慢性神经及软组织病痛,如中风、面瘫、颈肩腰腿痛,及亚健康、失眠、肠胃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等内科疾病调理和中医针灸治未病。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四下午,温州市中医院六虹桥院区中医针灸门诊507室
周一上午、周五上午,温州市中医院六虹桥院区综合楼10楼针推理疗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