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丨睡起秋声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

来源: 甘肃中天药业/zhongtianjindan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唐·杜牧《早秋客舍》


8月8号立秋了,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


立秋养生 


暑气未消,小心“阴暑”


立秋前后,天气依然十分炎热,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都有空调,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外,立秋时节,遇到台风降雨,突然降温,受到阴寒之气侵袭,也是诱发中阴暑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预防阴暑的发生,不可过于贪凉。


早卧早起


立秋时节,秋高气爽。
如果晚上早一点睡,就能够积聚我们身体内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精气神。
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
并且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




立秋需养肺


立秋后阳气便会转衰,阴气日上。
中医上认为,肺部和秋季相应,然而秋天天气干燥,这样就会有损肺部,如果腹部虚,那么身体对于外界环境刺激的抵抗力便会降弱。
那么人就会容易生病,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养好我们的肺。
要让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润肺,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即多吃润肺的食物。

立秋饮食注意



秋季进补宜以养阴清润为主。
秋季应该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要做到少食多餐。
根据史料记载,宋朝到了立秋这天,皇宫内会把栽种在盆中的梧桐移至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报:“秋来。”等待梧桐叶应声落下一二片,“秋来”的呼声渐次传递,此起彼伏,瞬时传遍宫墙内外。在“秋来”的呼声消失之前,帝王已经率领将士与官员出城狩猎,这是祭拜秋神的日子,同时也可以操练士兵。



民间百姓也有自己“迎秋”的仪式。妇女、儿童会在这一天戴上梧桐或楸树的叶子。立秋收成后,古代先民还会挑选一个好日子,品尝新收米谷,以示庆祝。


在江南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啃秋”的习俗。所谓“啃秋”,就是立秋这天吃西瓜,意在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



“贴秋膘”在立秋的习俗流传范围最广。秋风已至,胃口大开,各种各样的肉都被安排上,“苦夏”失去的斤两也在这个节气里通通补回来。


立秋“贴秋膘”的说法最早见于清代的《京都风俗志》:“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在当地中国作家、散文家汪曾祺的笔下,“贴秋膘”被诠释成了从大口吃肉和大口喝酒的满足里,散发出的剽悍豪迈之气。



除了吃肉,立秋后的藕品质也很好。莲藕的孔数有些讲究,孔数不同,味道也不同。七孔莲藕的口感清脆,适合炒食,九孔莲藕的品质偏粉,多适用于煲汤。

 推荐食材 
石斛、雪梨、沙参、玉竹、银耳等


 推荐药膳 
椰香淮山排骨汤、蒜子栗子焖南瓜、醉虾


椰香淮山排骨汤



推荐理由  
脾胃虚弱爱上火,椰香排骨不惹火


 食材 
椰子1个,玉米2根,鲜淮山100克,排骨35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玉米、鲜淮山洗净切块;排骨斩件,洗净焯水;椰子起肉切块,椰子水留起备用。
2、锅内加水煮沸,放入玉米、鲜淮山、排骨及椰肉,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后,再加入椰子水煲5分钟,调味即可。


蒜子栗子焖南瓜



推荐理由  
健脾胃、祛湿浊、消肉食


 食材 
大蒜6个,栗子250g,南瓜250g,豆豉、葱花、食盐、花生油、香菜适量


 做法 
1、南瓜去瓤、皮,切块;栗子去壳、衣;大蒜去皮拍碎。
2、热油起锅,爆香大葱、豆豉,再放入南瓜、栗子翻炒。
3、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焖20分钟,调味,撒上葱花、香菜即可。


醉 虾



推荐理由  
消食开胃、甘温补肾


 食材 
河虾500g,黄酒200g,生抽、米醋、花生油适量。


 做法 
1、河虾用黄酒泡30分钟后捞起,黄酒留用。
2、热油起锅,把河虾煎至变色,加入适量黄酒、生抽及米醋焖15分钟即可。



小天在这里提醒大家,在秋季要减少进食过燥的食物。
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还要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可选择性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
要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