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伊始,暑去凉来
立
2019.08.08
秋
今天
终于迎来立秋
你以为凉爽的天气在向我们招手?
高温一去不复返了吗?
遗憾地告诉你
不!是!的!
虽然节气上已是立秋
但并不代表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
翻看日历
咱们仍在中伏之中
8月10日中伏才结束
今日是伏天的第28天
也就是说
今年40天的三伏天
还剩12天!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此后气温还可能回升,甚至“秋老虎”也会虎视眈眈。古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杜牧《早秋客舍》
立秋时节
如何养生健体呢?
《黄帝内经》中指出,秋天养生的要领是:
“使之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宜养肺护肝
立秋,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另外,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肝气受制的秋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调节心情谨防秋燥
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
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当心“秋老虎”伤人
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来,“秋老虎”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而天气也逐渐转向干热。
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外出时做好防晒工作。
“立秋”这个节气虽然有个“秋”字,但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秋天到来,只是提示大家,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季就要来临。这个时候,“防暑”仍然是生活的重点!
如果您有就医方面的疑惑
可扫描右方二维码咨询
地址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曲径路175号(福州道滨海名都东门)
热线
022-24835888 16622889262(同微信)
乘车路线
104、105、122、129、833路塘沽党校下,617路中心北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