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完成,越来越多的“歪果仁”来到中国学习、旅游或者做生意,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水土不服和文化碰撞。不少学中文的老外面对一些特有的中文词汇都会觉得头痛,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上火”两字。他们问:“上火”是什么意思?“清火”又是什么意思?中国人挠了挠头心想:该死,虽然我不知道上火是什么感觉,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把“上火”翻译成英语呢?哦对了,就说“on fire(on-上 fire-火,连起来的意思实际上是“着火”的意思)”好了。清火就是“pure fire(pure-使x纯净,但是fure fire连起来是纯火、烈火的意思)”。老外一听,这原来是个恐怖故事:中国人真可怕,他们要用烈火来把我给烤了。傲慢来自于偏见,偏见来自于误会,而误会大部分都是由交流引起的。为了避免类似的误会再度发生,我们新时代的中国人不仅应该把英语学学好,更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个别词汇给搞搞清楚——明明是自家特有的东西,自己都不清楚,说出去未免有点掉面子。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上火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上火”这个词属于民间俗语,它并不是中西医理论中的标准词汇。但是这个词和中医理论里的“热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您可以理解为:“上火”就是“热证”的俗语。既然如此,我们就来看看“热证”。中医认为人体存在着阴阳平衡。阴的,就是凉性的,阳的,就是热性的。如果体内阴阳失衡,阳的部分过于多了,那么我们就说这个人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所以在民间,人们就用“上火”来形容某些人体内阴虚阳盛导致的内热症候。“上火”的具体症状有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大便秘结等。夏季是“上火”高发的季节,为了避免上火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小烦恼,平时起居要注意饮食平衡,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同时还要多注意劳逸结合。当然,对于很多已经“上火”了的小伙伴,小绵这里推荐一种清火的名药。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主要成分: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处方分析: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清热泻火,共为主药;栀子、大黄功专清热,并引热从二便而出,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能疏散头面风热,清解热毒,共为辅药;佐以旋覆花降逆和中;桔梗宣肺气,利咽喉,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用为使药。诸药合用,有疏风清热解毒之效。您可能还感兴趣: 本文内容部分参考自百度百科,部分插图出自百度图片搜索引擎,如涉侵权,请留言告知,我们会尽快处理。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主要成分: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处方分析: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清热泻火,共为主药;栀子、大黄功专清热,并引热从二便而出,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能疏散头面风热,清解热毒,共为辅药;佐以旋覆花降逆和中;桔梗宣肺气,利咽喉,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用为使药。诸药合用,有疏风清热解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