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典型病例(六)26岁男子中风病反复发作 介入封堵小“心眼”

来源: 德州市人民医院/dzsrmyy

26岁的王川洋(化名),近几年经常出现头痛病反复发作,并伴有头痛、中风等症状,严重影响着他的工作及生活。7月18日,他来到德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就诊。经检查,该科室主任封赞祥发现他患有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他的多年头痛、反复的中风,有可能导致其身体残疾的隐患与这个2毫米的小“心眼”有关。

明确病因后,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与麻醉科、超声科进行了多次会诊,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介入封堵是最好的选择。手术中,封赞祥与团队医生相互配合,在超声引导下为王川洋进行卵圆孔封堵术。在患者大腿根部进行股静脉穿刺,导管顺着2毫米至3毫米的切口循人体自身大血管路径顺利前进,把小伞一样的封堵器送达病患处并固定于卵圆孔未闭处。

因充分的手术准备和团队密切配合,整个手术时间仅用了30分钟,术后4小时,王川洋卧床正常进食,术后第2天正常下地活动。术后检查超声卵圆孔封堵完全,心脏正常结构没有影响。术后2天下午,王川洋顺利出院。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开胸手术治疗,需要将心脏停跳进行,但这种手术创伤大,可能会出现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超声引导下的卵圆孔封堵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微创技术,几乎没有伤口,对组织损伤小。”封赞祥说,但这种新技术对医生技术要求特别高,稍有不慎,可能损伤重要的血管组织,引起大出血。

卵圆孔是心脏左右心房隔膜上的一个小孔,一般在婴儿出生后一年内会自行闭合。若是不闭合,心脏上因此留下一个小“心眼”。孔虽小,但却是大隐患。最新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是隐源性卒中的一个重要病因。成年人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为20%—25%,而年轻和中年隐源性缺血性卒中的卵圆孔未闭比例可高达40%~50%。此外,还易引发偏头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冠脉正常的心肌梗死、脑膜病变及神经减压病造成的动脉系统气体栓塞等。若是卵圆孔不闭合,以上疾病会反复发作,严重者甚至可能致残或是致死。

“对不明原因青壮年脑中风患者或有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需注意卵圆孔未闭的检查,以使治疗更有针对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封赞祥提醒。据了解,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每年采用介入封堵卵圆孔70余例,技术、经验相当成熟,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