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登革热高发期又来了,这里有防控方法哟~
来源: 肇庆一院/zqsdyrryydyh
最近的天气,
夸张说一句,
稍微走慢点都能隔着鞋子
感受到地表的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
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和
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大家在防暑降温的同时
也要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哦。
首先,
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登革热。
1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白细胞减少。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20世纪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广东省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6~11月,高峰在8~9月。
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登革热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白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在气温32℃环境中,伊蚊吸血后10天就开始有传播能力,传染期最长可达174天。登革热病毒主要在伊蚊唾液腺和神经细胞内复制。伊蚊不仅是传播媒介,还很有可能是登革热病毒的储存宿主。
那么,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1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潜伏期为3-14天,通常为4-8天。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和出血。轻型登革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皮疹。一般不出血,但常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病程较短,通常1-4天。临床上类似流感,通常不就诊或不住院治疗而被忽视。重型登革热:早期临床表现与典型登革热一致,在病程第3-5天时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并可出现颈强直、瞳孔缩小等脑膜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重型罕见,但病死率很高。
如何预防登革热感染?
在登革热流行期,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一小部分,因此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控制流行。登革热的免疫预防接种还在研制开发阶段,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因此预防重点为防蚊、灭蚊。 切实提高安全卫生意识,避免在生活区产生积水而滋生伊蚊,对成蚊喷洒灭蚊剂; 如出现相关感染症状(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鼻子或牙龈出血、皮疹等)应立即就医。
从以上可见,
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
而减少蚊子滋生是有效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手段!
为此,
广东疾控中心分享了5D防蚊大招,
让我们赶紧学习一下吧!
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在白天叮人,尤其是日出前后1-2小时(Dawn)和日落前后2-3小时(Dusk),都是伊蚊的叮咬高峰,市民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且不宜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过久。
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DEET中文名为避蚊胺,是常见驱蚊剂中的有效驱蚊成分。市民户外活动时,应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的驱避剂。 不要让宝宝自己涂,应喷在大人手上后再涂抹到宝宝身上,但不要涂在儿童手部,防止经手入口。
伊蚊最喜欢将卵产在干净的小水体内,因此,要定时清理家居内外各种小积水,如每日清洗花盆底托,定时为水养植物换水洗根,倒置各类闲置容器等措施。切勿亲手养蚊子咬自己哦~
来源|广东疾控 预防保健科
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