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冰箱里放的救命药,戳痛了1000万个空巢家庭!

来源: 济生堂医药/sanqinjishengtang


文:创意社长

来源:创意社(ID:ichuangyi99)

前两天,在热播综艺《拜托了冰箱》中,节目组请来了不少人的童年女神杨紫。


这个经常和张一山互怼,动不动对张一山就是拳打脚踢的爽朗女孩,却在节目中给我们展示出了她贴心细腻的另一面。


当何炅和王嘉尔打开她的冰箱时,里面除了一些日常零食,竟然还有很多药品,比如一些速效救心丸,保心丸之类的。

大家都非常惊讶,连忙询问情况。


而一旁的杨紫笑着跟大家解释到:


冰箱里放速效救心丸,其实是为了避免发生一些突然的状况,毕竟自己的父母已经老了,如果出了什么意外,速效救心丸可用来救命!”


听到杨紫给出的答案,不少人表示既心酸又感动。


毕竟时间在让我们渐渐长大的同时,也让父母的两鬓生出了白发。


只是,很少有人去真正面对这个问题。


在节目中,何炅问杨紫:“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会突然担心爸爸妈妈老了?”



杨紫说:


“突然有一天,我妈拿一个眼镜,我说‘妈,你为什么要拿眼镜,你是近视吗’她说‘不是,这是老花镜’。那一刻,一下子戳到了我的心,原来,妈妈已经到了要戴老花镜的年纪了。”



蒋方舟曾经说:“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而父亲是突然老的。”


其实,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都是一点点变老的,只是,我们大都是突然间发现父母变老了,却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变老的。


因为,自始至终,一心向往外界的我们,很少把目光聚集在他们身上。


龙应台在《目送》里曾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为了不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父母们自然不会追,可我们一定要记得回头看。


因为,父母总是老得太快,而我们却明白得太迟。



大概两年前,黄渤曾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你觉得你懂你爸吗?


沉默了许久之后,黄渤一脸沉重地说:


“一开始不懂,后来觉得懂了。其实,现在觉得又不懂了。因为我爸已经糊涂了。”



也许正是出于对父亲的愧疚,两年之后的黄渤才决定放弃4800万片酬,离开《极限挑战》,以一个配角的身份录制了一档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公益节目。


在节目中,黄渤首次谈起自己的父亲时,几度哽咽。


他对舒淇坦言,最开始只觉得父亲是老了记忆力衰退,但直到有一天,父亲已经完全认不出他,甚至还把他当成自己的“老战友”,并说“从来没有过儿子”时,一直在外打拼的黄渤才意识到有些事已经晚了。



工作上的事再难也能解决,但对于父亲生病这件事,黄渤言语中满是遗憾和无奈。


“其实,你回头想,他现在要能打你一顿,你得有多高兴啊!“


在回忆小时候被父亲用皮带打的经历时,这个44岁的大男人不觉湿了眼眶。



当被舒淇问到,如果突然之间回到了在爸爸还有记忆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什么?


神情有些黯然的黄渤先是叹了一口气,紧接着捂着脸深思了一会说:“没有想说什么,我想能多陪他一会就可以了”。


原本,看似稀松平常的陪伴,在这一刻,成了终身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短暂的沉默之后,目光闪烁的黄渤一直眺望着远处,娓娓说道:“能和父亲在一块,哪怕聊点闲篇,聊点笔墨纸砚,聊点油盐酱醋……”


眼神空洞的他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原本,我们都以为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太过平淡,于是我们拼了命的想要逃离,想要去追寻所谓的大千世界。


可最后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我们最想要的只是陪在父母身边。


这个月20号,一条#邓超为爸爸在观众席留空座位#的话题,上了热搜。



后来,邓超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



“早上去看了爸爸,给他放了两首《银河补习班》里的歌,其实就是写给他的歌,陪他喝了罐他喜欢的冰啤酒,告诉他我带着先给他的电影开始路演了……”


2011年,邓超父亲因病离世,那是邓超事业上升最好的时期,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惜如今,纵然风生水起意气风发,献给父亲的电影也终于上映,但是身边,却失去了那个最好的观众、最亲爱的人。


当初,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父亲节,邓超就曾说说,他不止一次的拨打过父亲的电话。


“希望电话能通,即使是陌生人,我会听很久。”


言语之间,慢慢都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辛酸和无奈。


可当世间所有关系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指向别离,我们跟父母之间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不过就一场此生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而已。


而也是过了很久,你才终于意识到,生命本就是脆弱到可以瞬间便没了心率跳动的东西。


记得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你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你生命里再也不会遇见那个人了。”


大概就是从走进他们的房间,一天又一天,东西如旧,旧人却不在。


你才像拉长了反射弧一样,抱头痛哭。


如果当初……可惜没有如果。



前段时间,在《家有儿女》中饰演父亲夏东海的高亚麟,与焦俊艳的一段对话,看哭无数人。


32岁的演员焦俊艳自尊、独立,但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生活的干涉。



带着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有的困惑,焦俊艳问高亚麟:“你觉得人为什么要结婚?”


高亚麟深思了一会说: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父母在,比如你今年30,你不会琢磨,就算你今年60岁,你也不会在意。


因为你老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


这个跟你年龄多大没关系,就像我现在就是,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你开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尽头。”


很多人说被这段话突然戳中泪点,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段话,突然明白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很多时候,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我们从当初离家的那一刻起,就在为了事业打拼,为了爱情奋斗,我们从不曾亏待自己半分,可却唯独亏欠了他们。


《岁月神偷》中曾有句台词:“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


因为就在我们以为岁月漫长、时光尚好的时候,生活总能给我们一记巴掌:


你陪伴父母的时间,已经没有很多了。


今年年初,费玉清在告别演唱会上,向粉丝宣布了自己封麦绝不复出的消息。


事件一出,舆论哗然,不少人在惋惜的同时,都感到好奇。


直到,所有人看到了他的手写告别信:



字里行间,所有看得人无不动容。


尤其是那句:“这么多年来,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却也忽略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掌声也填补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点都让我触景伤情……”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看过一本叫《后来的我们都哭了》的书中说:


“每个做子女的,不管成长到几岁,都觉得自己依旧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对风暴时,习惯躲在父母身后,面对挫折时,习惯找父母倾诉,面对伤害时,习惯找父母哭泣。我们毫无节制地索取,父母毫无怨言地给予,这也就使我们被宠溺得成年后依旧像个小孩子。”


我们这一代人,总是习惯性叫闯天闯地、追求梦想,因为知道一回头,父母的眼神和安慰就是最大的底气。


我们肆无忌惮的灯红酒绿下游走,甚至有时候带着一丝不愿回头看的厌烦。


我们都以为父母,还会陪我们很久。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会不会也发现父母也拥有了第一根白发;


会不会发现第一颗牙齿掉落的时候,她和他眼角的皱纹竟也多了几分;


你会不会发现,就在跟你视频的时候,父母竟然连你拍给她们的照片都看不太清了,上楼梯的时候,往常要抢着给你提行李的人,突然吃力了些许……


在那本《父母离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中,有一个公式曾戳动无数人:


假使你父母现在60岁,余下寿命是20年。你没有跟父母同住,你每年见到父母的天数,大概是6天,每天相处时间大概是11小时。


那么,你和父母可以相处的日子只剩:20年×6天×11小时=1320小时。


也就是说,你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只剩下55天了!


55天,你以为的来日方长,不过是往后余生,突然某一天,一场大病,就再也没有了余生


@艾格


我是做工程的,每年基本上只有过年的3、4天假期。我曾经算了下,我妈现在51岁,如果她能陪我到90岁,那么在她剩下的岁月里,我能陪她,也不过几个月时间。


@爱吃枣的默默


自从嫁人了以后,回去的时间就更少了,因为老公是独生子女,所以我过年回家都是隔一年回一次,我爸妈今年都60多了,说实话,我不敢想,自己还能陪他们多长时间,所以有时候也挺后悔远嫁的。


……


曾经看过一组数据调查:


在全国范围内,63%以上的人每年和父母团聚的次数少于三次,而他们和父母的相处时间,平均也只有78个小时,也就是,3天6个小时。


而在这样难过的数字背后,更难过的是背后还有将近1.7亿60岁以上的老人,有40%长期过着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生活”。


有官方数据统计,预计再过十年,老龄人口将达到3亿,其中,“空巢老人”的比例,将占据90%。


马薇薇在《奇葩说》里说:



“父母供你读书,上大学,买房买车,帮你带孩子,想过没有,你们首付哪来的,想过没有,你们月供怎么这么轻松。


当你把爸妈送进养老院后,你的家里不会再有吵架,你的中晚年生活会很幸福,你会过上很平顺的几十年,周末去看看父母就行了。


但当有一天他们不在了,你想去看他,他不在了。一个周末的晚上,你习惯性开车到那家养老院,没了。


你会怨恨自己一件事:我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会因为一些琐事就离开他了呢。”


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的父亲,突发疾病,去世了。


过了好几天,我看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终于,每一次,都害怕是最后一面。”


害怕的是,从此我只有眼前路,没有回头岸。”


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在关心自己的同时,多多关心一下他们的身体,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不要等失去了才明白,自己最想守护的,原来恰恰是自己已经失去的。


不要让爱等待,也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在我们身上上演。


趁父母尚在,多打个电话,常回家看看,现在的他们需要我们,就像我们小时候需要他们一样。


End

免责声明:图片和字体均选自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4000913180,谢谢!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