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柒小略 看医界
在8月6日举行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基础医学教育联合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会上发表了《严起来 难起来 实起来 忙起来 把医学教育质量实实在在提起来》的报告,提出要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医学生的培训质量和毕业门槛。
参差不齐的医学教育现状
《201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近年来,我国医学专业高等院校的招生数和毕业人数都持续平稳上升,2017年医学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8389517人,毕业人数7905343人。数据显示,在我国2017年的执业医师学历构成中,研究生学历占13.9%,本科46.2%,本科以下学历占比39.8%,这样的学历比例较之前些年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依然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学教育一直存在学制复杂、门槛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5+3、七年制、八年制等各种学制并行,标准不统一。而在早些年,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起点甚至只有高中(三年制),这些都是造成后来医学水平良莠不齐的重要原因。
除了起点,在教育阶段也有明显不足,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量专科人才匮乏,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我国儿科、精神科、麻醉科、影像科、检验科等专业都设有专门定向的本科或专科的专业,导致很多临床医生没有在高等教育阶段得到全面系统的学习。
提高毕业门槛,回归精英教育
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曾说:医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因为现在医生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对医生的要求注定医生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另一方面我国也具有培养精英医生的总体能力和潜能。
吴岩司长在会议上表示,创新是医学教育与生俱来的DNA,这种创新贯穿医学教育的理念、技术和专业要求,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医学教育质量实实在在提上来。
去年九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根据意见要求,“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也稳步展开,其中深入推进“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成为重点。伴随着7年制退出历史舞台以及八年制招生的紧缩,5年本科教育+3年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将成为中国医学教育的主流。
除了学制和招生,吴岩还在报告中强调了一流专业的建设。2019年,我国医学类专业共申报756个,中央高校+部省合建高校101个,地方高校655个,覆盖12个专业类的42种专业,在名额分配上,中央、地方名额不再打通使用,2021年将对各专业类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进度进行统筹。
此外,在课程建设规划方面,要求医学教育要突出学生中心,注重能力培养,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让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
精英教育亟待配上精英待遇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医学教育回归精英化是大势所趋,医学本科教育是改革“首当其冲”的环节。但业内人士也指出,提高医学生教育的门槛是好事,但提高医生待遇也迫在眉睫,精英教育必须要配上精英待遇。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曾表示:我们必须在医务人员的培养上拿出成本,顺应机制。但这些不能只是去谈,而要从根本上拿出一个吸引最优秀人才从医的方法,让从医者有一个良好职业前景的社会机制。
和其他行业的教育相比,医学生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修行”,如何让优秀人才愿意投入如此严酷的培训中?提高医疗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吸引人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目前整个医疗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期热门文章:
点击上方蓝色标题,阅读精选文章!
福利
回复『资料』
到医药生
即可下载
15G医药大学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