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件事会上瘾!与共和国同龄的她退休后14次前往老少边穷地区,只为这件事!

来源: 京华卫生/BeijingJKBB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红

1949,共和国在万众瞩目中诞生

屈晓霞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

将她的全部

奉献给了医疗事业

四十年的临床一线工作

退休后,献身公益

11年,14次义诊

去到祖国最需要她的地方

继续奉献燃烧着自己



“与祖国同龄,我一辈子的骄傲”


1949年,屈晓霞出生在延安。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她躺在马槽里,和部队一起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行进。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她的人生伴随枪林弹雨开启了,在之后的岁月里,她义无反顾选择了医疗战线……



四十年工作在临床医疗一线,她早已记不清收治了多少患者,参加了多少次抢救,节假日加了多少班,工作中担了多少风险……是患者的高度信任和满意,使她收获了一个医者最大的快乐。


“退休?不!还有更多人需要我”


2008年5月,屈晓霞一退休,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到老、少、边、穷地区义诊的志愿者队伍。十一年来,她十四次参加志愿义诊活动,汶川、内蒙、甘肃、宁夏、陕西、山东、青海、西藏、云南、甘孜、阿坝等等老、少、边、穷地区,都有她和团队同仁们义诊的足迹。



“我到过连测血压是怎么回事儿都不知道的偏远牧区,也到过先天性智力障碍高发的深山村寨;我到过有心电图机而无人会用的乡卫生院,也到过连血糖都查不了的县医院;我到过乡亲们捧出喝的水给北京医生洗手的国家级贫困县,也到过平均每一百平方公里才有一名执业医师的民族自治州……”



小编

尽管足迹遍布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地方,您这个志愿者还是当得风风火火,做志愿者事业,真的让您“上瘾”么?



“感谢国家,解开我六年来的心结!”


2011年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羌纳乡义诊的经历,就曾经是屈晓霞心中一个打不开的结。



那次,从驻地到义诊点走了近三个小时,一下车眼前黑压压一片,都是等待北京医生的藏族同胞。只有一间屋子、一个医务人员的乡卫生院狭小简陋,几张小学生的课桌就是他们的诊台。 

同行的三名医生中只有屈大夫一个女性,妇女和孩子们全都围到了她的面前。她本是神经科医师,当时也只能变身为妇科、儿科和全科医师。看肚子痛的孩子多,屈大夫怀疑是肠道寄生虫病,可是当地连化验大便都实现不了。面对一位重度心衰的藏族老妈妈,屈晓霞也只能给她一些强心利尿的口服药,期望能减轻她的症状。看着从没见过医院是什么模样的老人双手合十、微微点头向医生们表示感谢,屈晓霞心里一阵阵灼烧的痛……当义诊不得不结束的时候,等待看病的藏族同胞们默默地给医生们让开了一条路,走出来的那一刻,屈晓霞感觉自己就像战场上的逃兵,脚步格外沉重,连再看他们一眼的勇气都没有……“我要再来米林,再来羌纳,一定要让每一个前来就医的藏族同胞都满意而归。”



2017年7月,义诊活动再次走进西藏林芝地区。她带着揣了六年的心结,一路上思绪万千。可是,从机场到住地,映入眼帘的一切都让屈大夫格外惊喜。记忆中那些颠簸的道路、破旧的房屋不见了,宽阔平坦的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新建的居民小区整齐、漂亮,风格独特的藏式小楼鳞次栉比。更让志愿者团队惊喜的是,羌纳乡卫生院也像林芝地区所有的乡卫生院一样,建起了宽敞规范的二层楼,配备了各种基本检查设备和一支医务人员队伍,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六年的时间,是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精准扶贫政策使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藏胞看病不再难!曾经让屈晓霞难以释怀的心结终于打开了!


义诊现场

践行精准帮扶,屈大夫及团队的专家们一同带教当地医生,和他们建立微信联系,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当地临床上面临的问题。因病返贫的藏胞黑木周也成了她个人的帮扶对象……


小编

您现在也70古来稀了,家里人对你坚持赴边远地区当志愿者,最担心的是什么?他们对您这些年坚持的这件事,抱着怎样的态度?



屈晓霞与99岁的老母亲


小编

您从医40年退休后加入志愿者。那么在医疗志愿者的这条路上,您有为自己设定过退休计划么?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的命运和共和国的命运无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让我们更富于理想、更勇于承担、更乐于奉献。”

                                                                                                         ——屈晓霞


素材提供: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委离退休干部处

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北京世纪坛医院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THE END

欢迎留言,我们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