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万众瞩目的医保目录发布啦~
《药品目录》分为凡例、西药、中成药、谈判药品、中药饮片五部分。凡例是对《药品目录》的编排格式、名称剂型规范、限定支付范围等内容的解释和说明。西药部分包括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部分包括了中成药和民族药。谈判药品部分包括了尚处于谈判协议期内的药品。中药饮片部分包括了基金予以支付的饮片范围以及地方不得调整纳入基金支付的饮片范围。从常规准入的品种看,调整前后药品数量变化不大,但通过动态调整、有进有出,药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药品目录》西药部分、中成药部分、谈判药品部分和中药饮片部分所列药品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药品。其中西药部分1279个,中成药1316个(含民族药93个),谈判药品部分48个(含西药43个、中成药5个),共计2643个。
西药、中成药和谈判药品分甲乙类管理,西药甲类药品398个,中成药甲类药品242个,其余为乙类药品。谈判药品按照乙类支付。
中药饮片部分除列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的品种892个外,同时列出了不得纳入基金支付的饮片范围。
《药品目录》包括限工伤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品种6个;限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品种4个。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支付药品费用时不区分甲、乙类。
从调进的品种看,这次目录调整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其中,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新增药品覆盖了要优先考虑的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其中通过常规准入新增重大疾病治疗用药5个,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36个,儿童用药38个,绝大部分国家基本药物通过常规准入或被纳入拟谈判药品名单,并将74个基本药物由乙类调整为甲类。
具体来看,11个新增补且尚未入医保目录的基药中,有三个品种被直接纳入医保目录,分别为阿法骨化醇、银屑胶囊(颗粒)以及水飞蓟素,且均为乙类。而除此之外,包括吉利德的索磷布韦维帕他韦、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等在内的8个药品均未在名单之列。
从调出的品种看,共调出150个品种,其中71个品种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其余主要是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其中,卫健委第一批20个重点监控合理使用药品目录全部被调出医保!
此外,经过专家评审,确定了128个拟谈判药品,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这些药品的治疗领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丙肝、乙肝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等,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独家产品。下一步将确认企业的谈判意向后,按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谈判,将谈判成功的纳入目录。
我国医保目录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但在历史上,自2000年发布以来,仅经历了2004年、2009年、2017年三次调整。存在更新不定期且间隔时间较久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批品种发展。药品目录长期未调整导致参保人员目录外药品费用负担较重、与临床用药需求脱节、创新药品无法进入目录等问题逐步显现,迫切要求调整发布新版药品目录。
本次药品目录调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后首次全面调整,也是自2000年第一版药品目录以来对原有目录品种的一次全面梳理。通过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现了药品“有进有出”,基金支出“腾笼换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