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广西12320
前两天,分别介绍了高压性脑出血和脑血栓。那现在就介绍,脑血管疾病三大“悍将”的最后一个——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虽带个“瘤”字,却和肿瘤不是一回事。
它是一种由于动脉壁内膜和中膜损伤导致的动脉管壁上形的圆形或梭形异常膨出。通俗地说,就是颅内动脉血管壁上某个“薄弱点”在血流的冲击下,形成的一个局限性的、球样的突起,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随时可能破裂气球。
目前,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甚清楚。一般认为,该疾病是由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以及腔内压力增高引起的。
危害
颅内动脉瘤具有高致死性、致残性的特点。
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可占到80%左右。
在脑血管意外中,该病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为2%~7%,其中20%~30%为颅内多发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约20%的患者在首次破裂出血后死亡,反复破裂出血的动脉瘤患者通常预后欠佳。
因此,一旦考虑是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蛛血,应该积极治疗。
治疗
目前,有两种方法,包括开颅手术或介入治疗,各有其优缺点。
诱发因素
颅内动脉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40至60岁。
研究认为,高血压、肥胖、脑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炎等认为是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因此,长期存在慢性相关疾病的患者,应注重脑血管疾病的定期检查,如颅脑CTA或者MRA等,并严格控制高危因素。
内容来源:健康中国、
广西12320综合整理编辑
三伏天! 准妈妈预防中暑有妙招
转扩!病毒性肝炎防控知识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