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外包(CRO)公司前十强名单
部分中国前十强的CRO企业已经在A股上市,其融资能力比未上市的更强,未来的发
展也更有优势,在这里,我们只对其中的前三名进行介绍:
药明康德(603259):国内临床前CRO服务龙头,全球公认的具备新药研发实力的领先开放式、全方位、一体化的医药研发服务能力与技术平台。主营业务为小分子化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的全方位、一体化平台服务,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客户涵盖跨国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初创公司、虚拟公司以及学者和非营利研究机构等。2018年,药明康德通过全球27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超过3500家客户提供服务。
康龙化成(300759):在药物发现环节(临床前CRO)是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CRO医药公司。药物发现与研究业务涵盖实验室化学、生物科学、临床研究三大领域。公司临床前CRO业务涉及核心客户有阿斯利康、强生、默沙东、默克等公司,相关收入占比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70%以上。目前,公司主要在生物科学、CMC(向CMO)、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服务领域进行快速的结构调整和布局。
泰格医药(300347):全国临床CRO龙头,专注于创新药的临床CRO及配套服务。公司为国内外药厂提供一站式CRO服务,包括临床前阶段的生物分析、CMC及BE试验等,临床阶段的临床Ⅰ-Ⅳ期试验的项目管理、临床检查、数据管理与统计、SMO等。2018年公司已参与166个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项目(28个生物药和138个化学药),其中9个863计划、10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5个重大科技创新药,9个创新药项目已完成(6个已上市)。此外,公司的客户粘性极高。客户会对其2-3年考察,经历稽查无误并质量过关后才会签合同,同时若非质量问题,通常客户此后都不会更换CRO合作机构。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些头部的药企,其ROE普遍在15%以上,利润增速也在30%以上,而公布了中报的昭衍新药(60.900, -1.93, -3.07%)增长率甚至达到了78.86%,这也是该股连续走强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像药明康德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其19年季报增长率也达到了32.97%,可见,整个CRO行业目前都处于景气度很高的时期。
那么CRO究竟是什么?
为何CRO行业中的企业成长速度如此迅速?
CRO中文全称合同研究组织,是指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公司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提供专业化服务。
在新药研发流程中主要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注册审批等阶段,而仿制药研发流程相比新药研发流程相对简化,主要包括处方工艺研究、质量研究、临床生物等效性研究等。而CRO行业服务范围基本了覆盖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各个阶段和领域。
CRO的火爆与离不开其自身的使命——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时间。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CRO自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它作为制药公司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和具有丰富临床研究经验的临床研究队伍,降低整个制药公司的成本费用。因此新药研发部分或全部委托CRO公司已成为了现代专业分工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近年全球药品市场进入“专利悬崖”时期,专利大规模到期对制药企业收入的消极影响迫使制药企业更为急切地找到新的药物品种,加快研发速度,缩短新药获批时间,能获得更多的先发优势和专利期。但是新药的研发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新药研发大多面临研发难度大、成本高而且时间周期漫长的困境。近年来,FDA每千项临床试验获批新分子实体数量正在逐年减少。各大制药行业巨头如瑞辉、诺华今年营业收入的增长趋势也因这方面的因素受到影响。
对制药企业来说停止研发新药无异于坐以待毙,研发新药又面临着许多的阻碍,于是各大药企都在积极的寻找出路——CRO,研发外包,将研发工程分解,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升效率。
据统计,CRO一般可缩短研发时间30%。根据日本第二大制药公司安斯泰来与CRO公司INCResearch的协议预测,通过协议合作,可降低高达40%的研发成本,与此同时节省10%-20%的临床研究时间。
于是,在各大药企充足弹药的支持下,CRO行业迎来了春天。2008年,CRO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50亿美元;2017年,全球CRO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31亿美元左右。
那么究竟CRO有什么特殊之处,能够解决全球各大制药业巨头在新药研发中遇到的关键难题?
这得益于CRO行业独特的产业链构成:
CRO公司的上游主要是具备GCP资质的医疗机构以及具备GLP资质的药物评价实验室。CRO公司能够直接对接具有相关资质的试验机构和评价机构。在临床实验中,CRO公司一方面通过和全国优质的医生和医药高效对接的同时,也能够与国家药物评审中心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对接,使得整体研发时间缩短。根据市场数据统计,药企通过CRO外包临床试验可以缩短25%左右的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支出提高研发效率。
CRO公司的下游主要是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以及医疗保健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在内的医药相关的企业。医药行业的特性使得药企必须不断进行药物的研发,显然CRO公司在研发所具备的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效率的特性促使药企与CRO公司的合作越来越紧密,CRO也逐步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CRO行业市场及发展
全球CRO市场现状
新药研发、销售竞争愈发激烈以及研发成本的日渐攀升,推动着全球CRO服务的不断提高和行业规模的稳定增长。2013-2017年,全球CRO的市场规模从 348亿美元增长至的50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6%。
早期,伴随着FDA相关法案的出台以及仿制药的发展带来CRO产业的繁荣,凭借CRO的优势,海外CRO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短短40年时间内成为制药产业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就目前来说,大型的CRO公司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作为传统的新药研发集中地,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QuintilesIMS(昆泰艾美仕)、Covance(科文斯,被LabCorp收购)、Parexel(精鼎)、Inventive Health(已和INC合并)、Charles River(查尔斯河实验室)、ICON(爱科恩)等企业。在这里,其中仅是欧美地区的企业就贡献了约90%左右的CRO市场份额。
除欧美地区外,以中印为代表的亚太新兴地区由于拥有较大的人口基数、快速成长的医药消费市场和新药研发市场,在CRO市场中也逐渐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尤其中国,相比欧美成熟市场,虽然CRO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增速快。
国内CRO行业状况
相比欧美,国内CRO行业起步晚。截至2017年,国内CRO市场规模约42亿美元,其中,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分别为36亿、6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分别达110亿美元、35亿美元。国内整个CRO市场规模将近150亿美元,年化增速28%,明显高于全球增速11%。
近年来CRO业务渗透率增长也十分迅速,2013-2017年全球CRO业务渗透率由32.2%增至36.5%,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45.8%;其中中国CRO市场渗透率由25.8%增至30.6%,预计到2022年市场渗透率增至40.3%。过去中国制药企业更多专注开发仿制药,随着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创新药开发,创新药研发投入加大,依赖CRO服务需求和业务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同时,随着中国加入ICH后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凭借庞大的患者人群、丰富的疾病谱、大量的CRO 从业人才等资源和成本优势与海外竞争对手展开竞争,承接更多业务。
国内CRO行业集中度低,优质企业盈利高。据火石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 9 月,国内目前处于存续状态的涉足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有525家,其中,临床服务、非临床服务、综合性服务外包企业分别248家、262家、15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是国内CRO企业主要集聚区。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国内CRO行业TPO10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仅40%,集中度较低。排名前3的企业分别为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和泰格医药,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6.4%、6.1%、4.4%。收入规模位于10亿以上、1000万-5000万之间、10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分别为0.38%、22%、65%。
面对如此高涨的CRO风潮,为了进一步提高研发生产力,预计所有制药公司将来都会改变其研发战略,包括外包战略,特别是在发现研究和临床前开发方面。整个行业目前正专注于概念验证研究,生物标记的开发和纳入早期研发,以及包括生物仿制药在内的生物药物的开发。预计这些领域的研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导致对CRO行业的强烈需求,从而推动CRO行业市场的扩大和行业成长。
来源:犀牛财经;财经豹社
今日推荐资源
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eRPS)系统电子目录结构介绍-医疗器械相关目录结构
「博普智库」
专注制药人资源获取与学习成长的平台
100000份行业资源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