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疫情数据,2019 年全球登革热疫情呈持续高发态势。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疫情上升最明显的国家包括柬埔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老挝、新加坡、泰国、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等,美洲地区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
截至8月中旬,国内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5.3倍,无死亡病例。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湖南等省份报告病例数最高。国内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为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柬埔寨。
监测显示,南宁市目前的伊蚊密度相对较高,部分指标达到了风险阈值,存在着登革热传播或局部爆发的风险。
为此,南小卫向全体市民发出登革热疫情风险提示,希望大家做好防蚊灭蚊,一旦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我们及时控制疫情,避免二代病例的发生。
【登革热】是英文Dengue的音译,而Dengue这个词据说源自斯瓦希里语,意思是“突然抽筋,犹如被恶魔缠身”。因为登革热的患者会突然起病,有高热、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等症状,就像魔鬼缠身一般。该病主要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的流行常是在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期在7-9月。
登革热的症状主要是以高热起病,在1-2天内可以达到39-40度,五天左右可能会出现一些皮疹,部分患者会有一个出血的倾向,包括牙龈出血或者是鼻出血等等出血的倾向。
该病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发热,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通常为5~8天),感染登革热后,患者多数以突发高热为首发症状,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可伴有恶心、呕吐、乏力以及严重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等。
登革热病情严重的情况会出现休克,患者的体温下降、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下降,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很有可能在四到十小时之内死亡,出血情况严重时也可能会发生颅内出血和出血性的休克。
登革热会传染,但是这种传染并不会从一个患者直接传染给另一个患者。登革热的传染源是已经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包括轻型和隐性患者。一般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感染性最强。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带有登革热病毒的伊蚊→人体被这种伊蚊叮咬后→登革热病毒就会随着伊蚊的唾液进入人体→使得被叮咬者感染病毒。倘若患者在发烧初始或退烧阶段被叮咬,蚊子就有可能携带上登革热病毒,而在再次叮咬其他人时就会把登革热病毒扩散开。
故一旦有患者被确诊为登革热,就应当立即实施隔离治疗。
伊蚊有两个显著的特性:白天吸血和喜欢在小的积水中产卵孳生。两种伊蚊飞行距离都很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在白天叮人,尤其是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后2-3小时,都是伊蚊的叮咬高峰期。伊蚊最喜在小型积水中产卵,往往一小杯水不到十天就能孳生出成百上千的幼虫,因此,防控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切断传染源。
伊蚊的繁殖需要积水,所以消灭孳生地,清除室内外积水至关重要。在单位等公共场所:各级单位应针对办公室、单位内部绿化区、庭院、假山及水池等各类场所开展翻盘倒罐、清理孳生地等工作,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在生活及居家环境:广大市民人人动手,重点做好消除蚊媒孳生地的工作,自觉对家庭内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托盆等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并定期开展灭蚊,有效切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伊蚊多孳生在居民点及其周围的容器(如缸、罐、盆、碗、破瓶等)和植物容器(如竹筒、树洞、叶腋等)以及石穴等小型积水,轮胎积水更是伊蚊最普通的滋生场所。因此,雨天过后,大家要注意查找家居周围的小积水并及时清理,让伊蚊没有孳生之地。
家中应装纱窗纱门,准备蚊香,驱蚊器,睡觉记得挂蚊帐。
外出时,尽量避开伊蚊叮咬高峰期;
要穿浅色的长衫长裤,并在皮肤裸露的地方喷涂上驱蚊液;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阴暗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如出国旅游, 出发前要先了解当地的情况或者该地区有什么流行病,可通过网络查询旅游部门、检疫部门的的旅游提醒,做好预防措施后再前往。如果前往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必须采取防蚊措施如穿长袖衣服、喷防蚊液,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选择有空调或有蚊帐、防蚊纱窗的宾馆。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转诊、早治疗
怎么办,万一出现了上面说的症状呢?
实际上,登革热并不什么是可怕的疾病,及时的治疗可以将登革热患者的死亡率降低至 1% 以下;但如果干预太晚,也有可能会引起生命危险。
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
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
1、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
2、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3、出现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
请立即考虑采取以下2项措施:
1、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报告旅行史、接触史和蚊虫叮咬情况。
2、住院期间做好防蚊隔离,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来源:健康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