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是一种财富,智力投资也是一种财富,而且是潜在的财富。张百顺大学毕业,应聘上海一家著名企业工作,企业效益好,水涨船高,工作几年时间,年收入就突破30万元。如果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年轻人,拿出一部分钱,贷款买房,解决住房问题,实现财富保值,是不错的选择。可张百顺不这样想:“我要趁着年轻,好好地享受生活,否则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于是他贷款买了一部高档轿车,租了一套公寓,实现了现代化生活。年收入虽然很可观,但他却是“插卡族”,钱包里别着工资卡、信用卡、消费卡,林林总总。他出手大方,喜攀比,爱虚荣,年底工资卡“飘红”。张百顺懂得享受生活,也许有其幸福观,但光懂得享受生活,而不创造生活,不更新知识,那就危险了。他的观点是:“大学读得这些书够用了,没有必要再辛苦自己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工作后很少买书、读书,很少进书店,也很少从网上购书,“电池”严重匮电,知识老化。就这样,潇洒地过了十年,晃到了四十三岁,银行储蓄无几、租房生活,谈了几个女朋友,都因为他的人生价值观不合拍而搁浅。同他一起毕业的陈强,胸有大志,勤奋好学,努力工作,虽说年收入没有张百顺的高,但他生活节俭,量入为出,贷款买房,自己做饭,生活自理,按月还款,骑电动车上下班,别人笑他寒碜,他自有生活“道理”。他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只要活得开心,开车上班,还是骑电动车,何损美趣,何损快乐,安全出行、准时上班就行。”更为难得的是,陈强有强烈的时代感、紧迫感和压力感,自我加压,自我奋进,生活上虽然节俭,但在智力投资上却毫不吝啬,读经济管理高级培训班、参加英语六级考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过关斩将,一路“杀”来,“路路通”,圆满成功;他还学习专业知识、强专业功底,强专业能力,专业水准迅速提升,发生了质的飞跃。十年时间,他学历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获得研究生学位证书,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在工作实践中,他又发明申请了许多实用型技术专利,被推广和应用,获得市科技部门的奖励;他出国留学,眼界开阔,归国后理论有了建树,名声大振,收入自然比张百顺高出了许多,住房条件改善,妻贤子好,父母给力,帮带孩子,其乐融融。张百顺和陈强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少壮不努力,中年徒伤悲;少壮不进取,中年来不及。有志于学的人,从三十、四十、五十到六十岁,每一个阶段都有学习规划、有奋斗目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年轻人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文/唐胜凯)执行主编:唐胜凯 责任编审:李成玉 技术编辑:康丽娟、曲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