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严肃的政治任务。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将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工作放在脱贫攻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创新“12345”工作模式,构建全市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网。
建立一个领导机制。市县两级卫生健康部门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健康扶贫工作专班。各县(市区)建立领导干部帮包镇街和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制度,由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健康扶贫团队2699个,为健康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会,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将救治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对各县(市区)和医疗卫生单位年度考核体系,落实情况与医疗单位工作经费、职称晋升、评先树优挂钩,对完不成任务目标、出现重大扶贫问题的,追究基层单位有关责任人、科室、专班工作人员和帮包领导干部的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落实“两个保障”。一是药物保障。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每月向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报用药计划,由市精神卫生中心根据用药计划调拨县级精神医疗机构,逐级下发。凡是没有精神医疗机构的县(市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3-4个乡镇卫生院作为门诊维持治疗试点,与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医疗联合体。到2020年底覆盖所有乡镇,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设置一处定点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实现病情稳定的居家患者不出乡镇(街道)就医取药。二是经费保障。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药物费用由各县(市区)扶贫办众筹平台以及慈心一日捐的专项扶贫资金承担。
坚持做好“三结合”。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优先对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查体,掌握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患病种类;与签约服务全面覆盖相结合,同步开展贫困重精患者的协议签订、随访、居家康复指导等工作,让贫困群众免费享受家庭医生有偿服务包,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与邻里互助相结合,把身体健康的贫困人员作为患病贫困人员的护理员,地方财政落实护理员有偿补贴政策,扎实开展医疗护理服务。
强化“四精”管理。一是精准分类。在市精神卫生中心技术指导组指导下,由经培训的基层精神科转岗医师对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诊断评估,筛查出居家随访管理、居家服药治疗和需要住院治疗三类患者,并建立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台账,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分类救治。二是精准管理。将重精患者全部纳入国网管理,对每名患者建立一个关爱帮扶小组,由乡镇包村干部、卫生院人员、村支部书记、村卫健主任、乡村医生五人组成。加强国庆、春节、两会等敏感时期的管控和日常监控,对居家治疗的三级以下患者,全部落实“五包一”责任制,实行“日访”和“零报告”,确保不发生肇事、肇祸行为。三是精准用药。建立“县-镇-村-监护人”四级领药程序,县级精神医疗机构(对于设立临时取药点的,患者用药由提供巡诊服务的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管理)为每名需服药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具2份处方签,各乡镇卫生院明确2名专职人员,每月定期领取药物和处方签。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和患者监护人逐级签订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协议书,明确人员责任,乡村医生每月定期到乡镇卫生院领取药物,并通知监护人到村卫生室免费领取药品,及时监督患者用药情况,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服务到位。四是精细服务。对需住院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经过摸底排查、专家评估,对所有需要住院治疗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入院治疗,在对住院患者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五重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免收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同时,实行有奖监护政策,将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财政奖补政策。对需服药治疗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免费提供药品。对不需要服药治疗的患者,加强健康服务管理,提供健康指导方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贫政策,做好家庭医生签约、随访服务等工作,实现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全覆盖。
实行“五专”工作法。每个乡镇卫生院固定2名专职人员,落实专用药房,配备专用药物橱柜,建立药品领取发放专账,为每名患者提供2个专用药盒,标明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药物用法用量等信息,把药品按照早、中、晚服用剂量分装在不同颜色的药瓶里,便于不识字的患者或监护人正确识别、取用药品,做到了服务细致、到位。
供稿
李震
责任编辑
金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