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季是最容易使人乏累的季节,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
每天多睡一小时
夏季夜短昼长,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秋季来临,这种习惯就要注意调整了,晚上争取在十点半之前睡觉,因为十一点,也就是“子时”以后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下降,它们同样需要休息。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当然,睡觉也不是越多越好,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好。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可以让大脑的氧气变得充足,缓解脑疲劳,比如太极拳、羽毛球、散步、慢跑、广场舞等,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加重身体的疲劳。经常待在室内的上班族可以经常伸伸懒腰,可以起到伸展腰部、活动筋骨、放松脊柱的作用,由于肢体的活动,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坚持吃早餐,早餐吃得少,不能为脑细胞提供能源,会使人精神不振,时间长了会出现倦怠无力,不能精力充肺的学习和工作。吃得过多大量血液流向消化道,脑供血会减少,大脑缺血缺氧,亦会引起秋乏症状。少吃腥膻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和红豆、绿豆、燕麦等。
多揉这三个穴位,强健脾胃还解乏
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揉太白穴能够有效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达到止泻及促进物质转化的目的。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图片据《针灸经络经穴图》
方法:按揉时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侧太白穴,以穴位处感到微微酸痛为度,反之亦然。不必用太大的力气,每天坚持3~5分钟。
脾俞穴:脾腧穴是脾脏脏气汇聚之处,主管把食物转化为身体需要的气血等精微物质。脾俞穴在十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肚脐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向上再摸三个椎体,旁开两指就是脾俞穴。
图片据《针灸经络经穴图》
方法:按揉脾俞的时候建议手握空拳轻轻叩击脾俞数次即可,切记不可重锤。每日数次,疲劳时还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足三里穴:用自己的手掌四指横放在膑骨下缘,下方第四横指外缘一横指处即为足三里。它是胃经的下合穴,治疗胃相关疾病的要穴。
图片据《针灸经络经穴图》
方法:按揉的时候端坐凳上,四指弯曲,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正确位置,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换进行。
秋乏来袭,三步吃出好精神
对策一:用粥汤茶替代甜饮料。
低糖饮料能解渴,而雪糕等冷饮因糖分高,解渴效果很差。所以建议除了多吃果蔬,可以喝些解热饮料,如绿豆汤、红小豆汤、大麦茶、荞麦茶等,还可以在家煲些营养丰富的粥汤,如糙米粥汤、小米粥汤、燕麦粥汤等,这些豆类和全谷类的汤水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最有帮助。此外,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它们能供应钾和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而钾缺乏时人体的抗热能力会下降。如果出汗太多,可在汤水里加点盐,以刚能觉出一点咸味为好。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暴饮可能造成突然大量排汗,反而导致食欲减退。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品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再喝,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
对策二:吃够蛋白质。
在高温中,人体过多排汗会损失蛋白质,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特别是天热时,人们往往不爱下厨做饭,很容易蛋白质摄入不足,而靠零食、饮料和冷饮不能 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因此,每天最好能保证有1杯酸奶/牛奶/豆浆,有1~2个鸡蛋(1个咸鸭蛋也可以),再加些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等豆制品。最好能吃一两瘦肉或鱼肉,清淡烹调即可。
对策三:果蔬和杂粮,供应维生素。
由于排汗损失,水溶性的维生素需要量较平时增加。维生素损失过多,会使人身体倦怠,抵抗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补充维生素C的好办法是多吃果蔬,一大碗煮软的冬瓜、丝瓜,加上一碗白灼绿叶菜,就能轻松地一餐吃进一斤菜。两餐之间吃个大番茄,煮饭时加点蒸南瓜、蒸山药、蒸土豆,就能再补充一斤蔬菜。再加上一斤水果,就轻松得到大量维生素C和钾。
另外,气温高,身体急需补足B族维生素。补充维生素B的好食材,包括绿豆、红小豆、扁豆等豆子,毛豆、嫩豌豆、嫩蚕豆等豆类蔬菜,以及大麦、燕麦、小米等粗粮;维生素B的好来源则是酸奶、蛋黄和多种绿叶菜。
很多人天热时就吃不下主食,导致营养不均衡。此时,用全谷杂豆煮八宝粥替代白米饭,是提升主食营养供应的一个好主意,还能起到补水作用。红小豆、绿豆、芸豆、豌豆等所含的蛋白质是大米的3倍,用它们和糙米一起煮粥,晾凉后吃清爽可口,既能补充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补充不少蛋白质。
来源:人民网健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底部请随手点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