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政策吹风会: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有关措施

来源: 汤阴医保中心/tyybzx6218737

建立健全基本药物、急(抢)救药、短缺药和原料药等常用药保供稳价长效机制,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是重大民生关切。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常务会专题研究并作出部署。


今日上午,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了介绍加强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小保梳理了陈金甫副局长的发言,在此为大家提炼了其中的关键内容:


目前的药品价格形势是怎样的?

药价总体稳中有降,存在个别短缺的急(抢)救药价格上涨。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70%的常用药价格降低或持平,抗癌药等高价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8%。30%左右常用药的价格有所上涨,个别品种涨幅较大。


我们调查了3200多种常用药品,大概只有200多种涨幅较大,集中在部分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少数非处方药等。这200多个品种有几个特点:一是在药店销售的药和非处方药,二是日均治疗费用比较低的药,65%的涨价药品日均治疗费用在3块钱以内。


根据我国的用药特点,用药需求主要在临床、在医院,这属于稳中有降的品种,人民群众对这些药品的稳中有降感受是不深的,因为在医院买药的时候很多是基金报销,个人支付少一些。而涨价的主要在药店、在非处方药,要靠群众自己花钱买,所以对在药店涨价的感受比较深。对不合理的涨价,我们要采取综合性的、坚决的手段予以打击。所以对于整个药品供应和价格的态势,我们还是有充分信心的。


为什么会出现部分常用药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

概括来说,药品涨价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市场调节的机制还不充分。涨价药品多数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临床必需,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二是上游原料药垄断涨价。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原料药分销的渠道容易被控制,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三是有客观的成本因素。如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也产生了合理成本的增支,对于历史价格低的药品影响较大。

具体来说,从2015年国家放开药品定价以来,除涉及到人民群众公共安全的麻醉用药、精神药品等价格仍由政府定价,其他由市场自发形成。中国药品市场的发展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市场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大家可能深有感受,原先的药品市场,企业多而散,存在恶性竞争现象;流通环节也多,利益错综复杂、层层加价,存在着不少进入壁垒。这些反映到价格上,就有一些怪象,比如低价药企业生产供应积极性不高、大家买不到;而高价药卖得却很好。近年来国家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通过财政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笼换鸟”,解决医院合理收入等问题,对上游药品的生产起到了正向作用。


但就具体药品来说,还存在市场调节作用不充分的地方,一些药品生产高度集中,或者供应渠道单一,就容易产生垄断。一些小品种药品的生产具有特殊性,如必须符合有效性和安全性,有特殊的技术门槛和生产流程工艺的需要,短期内其他企业难以进入,或难以通过扩大生产及时增加供给。还有一些小品种用药,存在市场需求不稳定不均衡问题。如农药中毒等病例,全国一年数量不多,也不知道发生在哪个医院,所以不容易稳定供应。这种短缺必然会传导到价格上。


针对常用药价格上涨的问题,医保局采取了哪些举措?

药品的价格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协同配合,综合治理。药品价格、药品质量、药品供应使用这三个问题,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们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价格方面要稳定,稳中有降,也要允许有降有升;保障质量方面,包括推动创新药,推动质量一致性评价,推动中国重大临床用药的使用范围,比如抗癌药谈判时,价格不是唯降就好,唯低就好,还要考虑保证质量,让老百姓吃药管用,不耽误救治,所以药品的价格问题,我觉得要从质量、供应使用、价格三个方面统筹考虑。


针对目价格层面,医保局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做好药品价格的稳定工作:


第一,积极应对当前药价过快上涨。对于不合理的涨价将约谈敦促企业主动纠正。采取公开曝光,中止挂网、失信惩戒等措施,直至依法依规实施处罚。对于出现的涨价事件,比如扑尔敏过度涨价、硝酸甘油一定程度短缺,我们采取几个方式:


一是约谈企业,说明情况予以纠正,回归正轨,某种意义上也是唤醒企业价值观,正确运用市场的手段,合理的定价。二是拒不纠正的,我们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给予惩戒,向社会公布、披露,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市场的问题。药品供应上有话语权的,一下停止生产了也不行,要实行信息披露、失信惩戒。三是依法处置。市场监管总局对原料药垄断等不正当竞争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正在立案调查的还有一些,在这方面起到了震慑和纠偏作用。对出现的涨价事件已经形成了部门联动、及时应对的机制。我们也有自己的信息源,一是省级药品采购平台,二是各地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三是社会的反映,包括媒体报道等等。

第二,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引导企业合理定价,自觉规范企业的行为。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一是预警监测。通过药品的信息网,包括部门共享网、终端采购网、药店和协会的药品信息网等,尽可能建立全覆盖的药品价格信息监测体系,及时发现问题。二是成本调查。为了保证企业的质量发展,防止企业滥用垄断和不合理的定价机制,要进行成本调查,将来还要引入药监局的分析。三是函询约谈。定价行为不合理,超出预警线,或者超出常态,请企业来做说明。四是信用评价。我们通过对企业产品和定价进行信用评价,通过社会、群众的投诉、医院的反映等,让企业树立起一种品牌意识,进行社会监督。五是信息披露。让老百姓监督企业。六是暂停挂网。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暂停挂网,意味着不能进医院了。七是违法惩处。综合利用医保支付、市场监管等多种管控措施,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效的、及时的预警机制。


第三,着眼于治本之策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的影响药品价格、质量、供应使用等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药品招标采购。招标采购解决企业产品直接进医院的问题,消除在流通领域产生高费用的根源,消除医药行业的不正之风,净化生态,减少成本,回归企业的质量发展。按照国务院部署,招标采购会扩大,带量采购、招采合一,成为常态的基础性机制。二是建立全流程的药品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通过市场的机制,有激励、有评价、有惩戒,建立常态化的信用评价和激励惩戒机制。三是完善配套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包括以医保的支付标准对药品价格的制约和影响,比如明确药品招标采购的中标价作为制定医保支付标准的基础。医保的目录准入、支付标准和支付管理,可以有效推动药品控价、质量提升和基金增效、群众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