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例!体内植入小小电极片,一招解决剧痛烦恼!

来源: 人民医院/zzqrmyy0991
8月21日12时许,张丽(化名)心情舒畅地走出了病房。和前几天一样,她准备到楼道散散步、活动下筋骨,“胳膊几乎不痛了,左手也能握成拳头,心情也好多了,出来走走,总呆在病床上怎么行”。
12天前的张丽完全不是这样。左上肢持续烧灼疼痛,左手又麻木无力,让她寝食难安,情绪焦躁,一脸愁容,血压一度高达160。“她痛得坐卧不宁,看的我也难受。”张丽的丈夫燕俊鹏为妻子的病情着急。

做完手术,张丽的烦恼解决了 
8月7日,张丽夫妇来到新疆人民医院疼痛科,医生给她做了脊髓电刺激手术,只在她体内植入小小电极片,就解决了疼痛烦恼。而张丽也成为新疆首例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患者。
以为妻子“太娇气”
张丽来自阿克苏新和县,今年37岁。今年5月底,她左侧锁骨处出现了肿块,按着有些疼,连带着左胳膊也疼,就到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骨科检查,被诊断为梭形细胞肿瘤。由于当地医疗技术有限,该医院建议转院。6月27日,张丽夫妇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医生为她做了肿瘤切除手术。
当时,张丽和丈夫燕俊鹏都认为,切除肿瘤就是“小手术”。却不曾想,肿瘤是切除了,但术中并发症神经受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使得张丽的左上肢持续烧灼疼痛,左手也麻木无力。
起初,丈夫燕俊鹏对此不以为然,以为妻子刚做完手术,比较“娇气”,“她天天喊痛,我觉得她有些小题大做,没怎么在意。”可张丽出院休息了一个月,疼痛仍未缓解,期间一直口服止痛药物,但效果不大好。

脊髓电刺激手术装置
左上肢持续的烧灼疼痛折磨着张丽,吃不好,睡不着,血压飙升,严重影响了一家人的正常生活。丈夫燕俊鹏看着妻子痛不欲生,十分着急。他请了长假,就带着妻子赶往新疆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
“在中医科住院一周,我们做了各种理疗,疼痛依然无法缓解。”燕俊鹏叹了口气,有了去内地求医的想法。没想到,中医科请来疼痛科主任王德全会诊,张丽的病情出现了转机。
8月7日会诊结束后,张丽当天就被转到疼痛科,住院进行治疗。
“张丽的症状主要是神经损伤所致,切除锁骨处的肿瘤确实很容易伤到神经。”疼痛科主治医师艾比不拉·衣明介绍,针对这样的患者,传统治疗方案一般是药物、神经阻滞治疗及物理方法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疗,“但张丽在其他病区已进行过各种治疗,无明显效果,需考虑其它治疗方式。
见此,王德全为张丽进行了仔细查体,完善了各项检查后,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病例讨论和分析,根据张丽的病情,决定为她实施新技术——脊髓电刺激手术,解决顽固性疼痛。
一小时解决疼痛烦恼
王德全介绍,脊髓电刺激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如外周神经损伤性疼痛、腰背部手术后顽固性腰腿痛、慢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顽固性心绞痛、周围动脉梗阻性疾病等。在患者的脊髓硬脊膜外腔隙中植入一根刺激电极,再将刺激器埋在患者受损神经处,实施神经调控。在外周感受神经传入的疼痛感觉信息到达大脑之前,将其以一种可以忍受的酥麻感替代,从而极大地缓解疼痛。
“脊髓电刺激手术具有效果显著、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可通过手中的遥控器控制刺激器脉冲电流的大小,自如地缓解、减轻疼痛感。”王德全说,脊髓电刺激手术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
经过一系列术前评估和准备,王德全决定8月9日对张丽进行脊髓电刺激手术。

手术过程中
这个手术虽然是微创小手术,但操作中也有些小挑战。“比如,要准确找到受损神经位置,植入电极片,前期筹备时就要保证精确定位。”艾比不拉·衣明说,但经皮穿刺、植入等操作,他们比较熟练。
稳妥起见,王德全专门邀请了中国医科大学疼痛科主任宋涛前来指导,宋涛在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宋涛的指导下,手术在1小时内顺利完成,术中测试疼痛效果全覆盖。在这根刺激电极线的传导下,张丽的疼痛瞬间症状减轻了四五成,“不打针,不吃药,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太厉害了。”张丽笑了,“我做梦都没到,小小电极片就解决了烦恼。
8月21日12时许,就在张丽走出病房散步的前一分钟,艾比不拉·衣明刚检查了她体外携带的脊髓电刺激手术遥控器的运行情况。

外置遥控器
“嗯,遥控器的电量够了,不用充电。”艾比不拉·衣明看着遥控器,接着说,“现在是D模式,身体没有其他不适吧?左胳膊不痛了吧?左手有没有力?能抓握东西不?” 
“胳膊几乎感觉不到痛了,就是左手还有些无力,抓握不了东西。”张丽说着,动了动左手不太灵活的大拇指和食指。
“我们已经很开心了,先解决疼痛问题,保证生活质量,再考虑神经修复的治疗问题。”燕俊鹏说。
 由于此次张丽做的脊髓电刺激手术属于测试治疗观察镇痛效果,8月22日,艾比不拉·衣明为她顺利拆除了电刺激装置,“拆除后,张丽就能出院了,回家观察一个月,如果出现反复疼痛,将为她植入永久性电刺激解决疼痛。
张丽夫妇做好了出院打算:“回家观察吧,医生说了神经修复比较慢,但我们不会放弃。”夫妻俩特地写了封感谢信,表达对疼痛科医护人员的感谢。
文/健康报记者 刘青、疼痛科 陶剑芳
图/疼痛科提供
编排/邢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