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医保局公布重磅文件,影响所有医务人员

来源: 燕赵卫生动态/yanzhaowsdt


医保局重磅文件公布,医疗市场格局迎来新一轮重塑。


今天(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这份文件正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终于在8月底出炉了。


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8月份国家卫健委又连续发布三大互联网医疗配套文件。


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互联网+医疗”充满决心和信心,这也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如今《指导意见》意见的出台,“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终于有了价格和支付政策方面的纲领性文件。


在“互联网+医疗”方面,公立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都将如何规定价格项目,有何条件限制呢?《指导意见》都给出了答案。


主要思路:线上线下公平发展,重构竞争关系


《指导意见》坚持鼓励创新原则。对于依托“互联网+”显著改善成本效率,以及更好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新技术、新模式,给予更宽松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医疗服务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将线下已有医疗服务通过线上开展、延伸。


另外,坚持协调发展。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价格和支付政策,促进线上、线下协调发展。


“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纳入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体系统一管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并根据服务特点完善协议管理、结算流程和有关指标。


积极适应“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监测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导重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探索新技术条件下开放多元的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


按照这些原则和思路,面对庞大的市场潜在需求,线上诊疗的拓展将成为行业趋势,医疗市场竞争环境迎来新的变化。


符合5个条件,可新增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指导意见》明确设立“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应该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应属于卫生行业主管部门准许以“互联网+”方式开展、临床路径清晰、技术规范的服务;


二是应面向患者提供直接服务;


三是服务过程应以互联网等媒介远程完成;


四是服务应可以实现线下相同项目的功能;


五是服务应对诊断、治疗疾病具有实质性效果。


国家医保局同时表示,仅发生在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前,不直接面对患者的服务;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查房、医学咨询、教育培训、科研随访、数据处理、医学鉴定、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便民服务等不得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国家医保局坚持深化“放管服”。坚持市场形成、政府调节、社会共治相结合,建立开放灵活、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激发医疗市场活力与引导提供适宜服务并重。


《指导意见》提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依法合规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疗保障部门主要按项目管理,未经批准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不得向患者收费。


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依法合规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互联网医院按其登记注册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性质适用相应的价格项目政策。


价格政策按公立非公立实行分类管理


在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制定方面,《指导意见》要求分类管理,给予了很大的自主空间。


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实行政府调节,由医疗保障部门对项目收费标准的上限给予指导,公立医疗机构按不超过医疗保障部门所公布价格的标准收取服务费用;


满足个性化、高层次需求为主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以及向国外、境外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实特需医疗规模控制的要求和市场调节价政策。


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公立医疗机构综合考虑服务成本、患者需求等因素,自主确定收费标准和浮动范围并书面告知当地医疗保障部门。


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确定医保支付范围


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经相应备案程序后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支付。


属于全新内容的“互联网+”并执行政府调节价格的基本医疗服务,由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照规定,综合考虑临床价值、价格水平、医保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是否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 不因服务方式变化另收或加收费用


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复诊,由不同级别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均按普通门诊诊察类项目价格收费;


公立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按照服务包签约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和结算费用,不因服务方式变化另收或加收费用。


医师线上多点执业大潮来袭


这份文件对于医疗市场格局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医疗市场新一步的开拓,直接影响着医疗人才资源的流动。


在去年出台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对医师执业注册进行有条件的适度放开。互联网医院使用非本机构注册的医师,不用重新注册。


互联网医院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师,应当依法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在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注册,具有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就可以开展互联网诊疗。


不同于线下多点执业,线上多点执业没有地域距离的负担,这大大拓宽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市场领域,降低多点执业代价,也有力缓解了医疗人才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国家医保局今日就此问题向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表示,要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意愿、有动力在线上提供医疗服务。


同时,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线上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和线下开展的传统医疗服务都有各自优势,不可偏废,不能简单顺应“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单向给予支持性的价格政策,从而影响传统医疗服务的正常发展。


“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有了这份指导性文件,很多落实部分都清晰明了,接下来就是线上医疗和医学人才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附原文: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


医保发〔2019〕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和《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9〕28号)精神,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价格和支付政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一是深化“放管服”。坚持市场形成、政府调节、社会共治相结合,建立开放灵活、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激发医疗市场活力与引导提供适宜服务并重。


二是分类管理。适应“互联网+”的运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的服务主体、对象和内容,制定有操作性的价格和支付政策。


三是鼓励创新。对于依托“互联网+”显著改善成本效率,以及更好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新技术、新模式,给予更宽松的发展空间。


四是协调发展。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价格和支付政策,促进线上、线下协调发展。


(三)主要思路


“互联网+”医疗服务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将线下已有医疗服务通过线上开展、延伸。“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纳入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体系统一管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并根据服务特点完善协议管理、结算流程和有关指标。积极适应“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监测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导重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探索新技术条件下开放多元的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


二、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


(一)项目政策按医疗机构经营性质分类管理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依法合规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疗保障部门主要按项目管理,未经批准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不得向患者收费。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依法合规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互联网医院按其登记注册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性质适用相应的价格项目政策。


(二)项目准入以省为主实行分级管理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行以省为主,国家、省和市三级管理。国家医疗保障局负责规范立项原则、项目名称、服务内涵、计价单元、计价说明、编码规则等,指导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做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工作。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负责根据医疗技术发展和本地区实际,设立适用本地区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医疗机构将已有线下项目通过线上开展,申请立项收费的,由地市级医疗保障部门受理,符合准入条件的,提交省级医疗保障部门集中审核决策。


(三)明确项目准入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设立“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应属于卫生行业主管部门准许以“互联网+”方式开展、临床路径清晰、技术规范明确的服务;二是应面向患者提供直接服务;三是服务过程应以互联网等媒介远程完成;四是服务应可以实现线下相同项目的功能;五是服务应对诊断、治疗疾病具有实质性效果。不得以变换表述方式、拆分服务内涵、增加非医疗步骤等方式或名义增设项目。


(四)明确不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情形


仅发生于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不直接面向患者的服务;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不属于诊疗活动的服务;以及非医务人员提供的服务,不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查房、医学咨询、教育培训、科研随访、数据处理、医学鉴定、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便民服务等。


三、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一)价格政策按公立非公立实行分类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实行政府调节,由医疗保障部门对项目收费标准的上限给予指导,公立医疗机构按不超过医疗保障部门所公布价格的标准收取服务费用;满足个性化、高层次需求为主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以及向国外、境外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落实特需医疗规模控制的要求和市场调节价政策。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公立医疗机构综合考虑服务成本、患者需求等因素,自主确定收费标准和浮动范围并书面告知当地医疗保障部门。


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二)收费方式应体现跨区域服务的特征


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包括了一个项目的完整费用,并按照属地化原则,由公立医疗机构或其所在地区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制定。医疗保障部门和医疗机构不得因服务对象、服务区域不同制定不公平的价格标准。


患者接受“互联网+”医疗服务,按服务受邀方执行的项目价格付费。“互联网+”医疗服务涉及邀请方、受邀方及技术支持方等多个主体或涉及同一主体不同部门的,各方自行协商确定分配关系。


(三)医保部门制定调整价格实行省级管理


省级医疗保障部门负责制定调整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新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可由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制定或与医疗机构协议确定试行价格。医疗机构申请立项时,应按省级医疗保障部门的规定,同步提交价格建议、成本测算结果、经济性评估报告、与线下同类项目的比较分析等资料。试行期满(一般不超过两年),在评估服务效果和成本收入等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价格政策。


(四)制定调整价格应保持线上线下合理比价


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制定调整“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应保持线上线下同类服务合理比价:一是线上线下服务价格应与服务效用相匹配,保持合理的比价关系和价格水平,体现激励服务与防止滥用并重;二是线上线下服务价格应与经济性改善程度相匹配,使线上服务可以比传统就医方式更有利于节约患者的整体费用;三是线上线下服务价格应与必要成本的差异相匹配,体现医疗服务的共性成本和“互联网+”的额外成本。


(五)针对各类服务特点细化价格政策


一是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检查检验服务,委托第三方出具结论的,收费按委托方线下检查检验服务项目的价格执行,不按远程诊断单独立项,不重复收费;二是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复诊,由不同级别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均按普通门诊诊察类项目价格收费;三是公立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按照服务包签约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和结算费用,不因服务方式变化另收或加收费用。


(六)充分保障患者合理合法的价格权益


各类主体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收费应以知情同意、合法合规为前提,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制定和调整价格,并以明确清晰的方式公示。各地区医疗保障部门要加强基金监管力度,对于医疗机构存在强制服务、分解服务、以不公平价格提供服务、虚报价格等失信行为的,采取约谈告诫、要求整改等方式予以约束,涉嫌违法违规的,应及时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检查执法部门。


四、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政策


(一)确定医保支付范围


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且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经相应备案程序后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按规定支付。属于全新内容的“互联网+”并执行政府调节价格的基本医疗服务,由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照规定,综合考虑临床价值、价格水平、医保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是否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完善医保协议管理


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根据“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特点,合理确定总额控制指标,完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调整医保信息系统,优化结算流程,同时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支持定点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提供规范、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对于定点医疗机构存在价格失信、欺诈骗保等行为的,纳入协议违约范围,按规定进行处理。


五、强化组织实施


(一)抓好贯彻落实和疏导矛盾


各省(区、市)医疗保障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及时梳理调整“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规范价格项目,疏导积累的价格矛盾,做好价格和支付政策有效衔接。涉及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责的,应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做好沟通配合工作,及时移交问题线索。


(二)加强价格监测和跟踪评估


各省(区、市)医疗保障部门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重点,加强医疗服务价格日常监测监管,及时报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线下项目服务形式改变后,费用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要及时开展调查,动态调整或指导公立医疗机构及时调整价格。


(三)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


结合“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新规律、新特点,及时准确解读价格和支付政策,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凝聚各方共识,引导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国家医疗保障局

                                 2019年8月17日